翠竹梢云自结丛,轻花嫩笋欲凌空。
砌曲横枝屡解箨,阶前疏叶强来风。
欲知抱节成龙处,当于山路葛陂中。
翠竹梢云自结丛,轻花嫩笋欲凌空。
砌曲横枝屡解箨,阶前疏叶强来风。
欲知抱节成龙处,当于山路葛陂中。
这首诗描绘了阶前嫩竹的生动景象与深邃寓意。开篇“翠竹梢云自结丛,轻花嫩笋欲凌空”,以“翠竹”、“梢云”、“轻花”、“嫩笋”等意象,勾勒出竹林的生机勃勃与高远之境,仿佛竹梢已与云朵相接,嫩笋正欲冲破云霄,展现出竹子生长的旺盛生命力和向上的精神。
接着,“砌曲横枝屡解箨,阶前疏叶强来风”,进一步描绘了竹子的形态与动态之美。竹枝在石砌的小径上蜿蜒曲折,每长出一段新枝,便要脱去一层旧皮(箨),这既是自然生长的过程,也象征着不断突破与成长。而“阶前疏叶强来风”,则通过竹叶在微风中的摇曳,表现了竹子与自然界的和谐共存,以及其坚韧不拔的品格。
最后,“欲知抱节成龙处,当于山路葛陂中”,诗人借竹子的形象,表达了对高尚人格的向往与追求。这里的“抱节成龙”比喻坚守节操,最终成就大业,而“山路葛陂”则是隐喻,暗示了实现这一目标的道路可能充满艰难险阻,需要像竹子一样坚韧不拔地前行。
整首诗通过对竹子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生机,更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鼓励人们在面对困难时保持坚韧与坚持,最终达到理想的目标。
高岩下赤日,深谷来悲风。
擘开青玉峡,飞出两白龙。
乱沫散霜雪,古潭摇清空。
馀流滑无声,快泻双石谼。
我来不忍去,月出飞桥东。
荡荡白银阙,沉沉水精宫。
愿随琴高生,脚踏赤鱼军公。
手持白芙蕖,跳下清泠中。
十年读易费膏火,尽日吟诗愁肺肝。
不解丹青追世好,欲将芹芷荐君盘。
谁为善相应嫌瘦,后有知音可废弹。
拄杖挂经须倍道,故山春蕨已阑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