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姚屯田挽词》
《姚屯田挽词》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京口年来耆旧衰,高人沦丧路人悲。

空闻韦叟一经在,不见恬侯万石时。

贫病只知为善乐,逍遥却恨弃官迟。

七年一别真如梦,犹记萧然瘦鹤姿。

(0)
注释
京口:古代地名,今江苏镇江。
耆旧:年高有德的老人。
沦丧:衰落、凋零。
路人:普通人。
韦叟:指韦应物,唐代著名文人。
一经:指精通一部经典。
恬侯:可能指某位以廉洁著称的官员。
万石:形容官员俸禄丰厚。
贫病:贫困和疾病。
为善乐:做善事感到快乐。
逍遥:自由自在。
弃官迟:过早放弃官职。
七年:指一段时间。
萧然:形容清瘦的样子。
瘦鹤姿:形容人的清瘦形象,如鹤立。
翻译
京口近年来老一辈凋零,高尚的人才也日渐消沉,让路人感伤。
韦先生的学问虽仍在,但恬侯那样的贤能官员已不再见。
困于贫穷疾病,只知道行善的快乐,遗憾的是早早放弃官职。
七年分别恍如梦境,至今仍记得他清瘦如鹤的风采。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巨匠苏轼的作品,名为《和子由渑池怀旧》。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过往岁月的回忆与怀念,以及个人境遇的感慨。

“京口年来耆旧衰”,诗人以京口这个地方作为时间流转的见证,指出了时光匆匆,友人渐行渐远,共同经历的美好时光已逐渐凋零。"高人沦丧路人悲"则表达了对逝者哀悼之情,感叹世事无常。

“空闻韦叟一经在,不见恬侯万石时”,诗人提到韦叟(即韦应物)曾来此地留下足迹,但如今却再也寻不回当年恬淡侯的繁华景象。这里通过对比,强调了时间流逝和世事变迁。

“贫病只知为善乐,逍遥却恨弃官迟”,诗人表达了自己虽然生活贫困、身患疾病,但仍旧坚守内心的善良与快乐。然而,对于当初辞官归隐的选择,却也有些许懊悔,因为那是出自逍遥自在的心态,未能及时。

“七年一别真如梦,犹记萧然瘦鹤姿”,诗人感慨于七年前与朋友分别的情景,如同梦境一般虚幻。而他仍旧记得那位风度翩翩、形貌瘦弱的朋友(萧然可能是指宋朝文学家苏辙)。

整首诗通过对过往的回忆,表现了诗人对于友情、时代变迁以及个人命运选择的复杂情感。同时,也透露出了诗人内心的豁达与自在。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有感

伏枕风尘懒未除,侧身天地气难舒。

兵戈渐缓菟裘计,将帅空传马服书。

孤愤长年思五岳,独醒何日问三闾。

冥冥鸿鹄抢榆少,饱翼抟空恣所如。

(0)

送陈佥事视广西学

春风万里郁林西,客有乘骢使者衣。

桂岭云生天欲尽,藤江霜落瘴全稀。

诗题粤馆逢梅发,书就湘帆与雁违。

左氏诸生今受易,看君绛帐已光辉。

(0)

送宋望之侍御按河东鹾

束马谁临禹甸看,埋轮使者下长安。

天扶底柱黄河折,地转神池白雪寒。

异日军须盐荚议,当时谏草惠文冠。

即看宵旰明光里,慷慨毋论直道难。

(0)

答子与请作子相祠碑

乌石山头色,能如岘首无。

风流一代尽,雪涕万行俱。

桐邑恩偏远,中郎思欲枯。

故人兼故吏,忍使寸心孤。

(0)

寄肖甫·其二

未论除目异,祇是起家同。

宦迹难称薄,诗篇尚带穷。

江声放衙后,山色捲帘中。

六代风流事,春来尽属公。

(0)

赴楚出门即事有感·其一

江山虽自好,其奈倦游情。

酬酢无同辈,行藏似隔生。

低眉新礼数,染指旧功名。

岂有雕虫客,能为世重轻。

(0)
诗词分类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诗人
王世贞 刘克庄 苏轼 胡应麟 杨万里 欧大任 姚燮 彭孙贻 白居易 赵蕃 梅尧臣 程敏政 陈献章 韩淲 杜甫 刘崧 范成大 邓云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