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蜀僧去尘》
《送蜀僧去尘》全文
宋 / 苏洵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十年读易费膏火,尽日吟诗愁肺肝。

不解丹青追世好,欲将芹芷荐君盘。

谁为善相应嫌瘦,后有知音可废弹。

拄杖挂经须倍道,故山春蕨已阑干。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òngshǔsēngchén
sòng / xún

shíniánfèigāohuǒjìnyínshīchóufèigān

jiědānqīngzhuīshìhǎojiāngqínzhǐjiànjūnpán

shuíwèishànxiāngyìngxiánshòuhòuyǒuzhīyīnfèitán

zhǔzhàngguàjīngbèidàoshānchūnjuélángān

注释
十年:形容时间长。
膏火:比喻精力或心血。
尽日:整天。
肺肝:这里指内心深处。
丹青:绘画艺术。
世好:世俗的喜好。
芹芷:芹菜和芷草,象征清淡食物,也暗指自己的才华。
嫌瘦:被人嫌弃清瘦。
废弹:无须多言,意指无需过多解释。
拄杖:手杖。
挂经:挂着经书。
倍道:加倍赶路。
阑干:即将枯萎或采完。
翻译
十年研读《易经》耗尽心力,整天吟诵诗歌愁苦万分。
不懂绘画迎合世俗喜好,只想把芹菜和芷草献给你尝尝。
谁会欣赏我这清瘦之才?期待未来有知己能理解我无需多言。
手持拐杖挂着经书,行走要加倍努力,因为故乡的春蕨已经快要采完了。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知识的渴望。"十年读易费膏火,尽日吟诗愁肺肝"表明诗人长时间研读《易经》,并且每天吟诵诗歌,到了一种心力交瘁的地步,这不仅反映了诗人的刻苦钻研,也透露出他内心的忧虑和对知识的追求。

"不解丹青追世好,欲将芹芷荐君盘"则表达了诗人对于世间美好的东西无法理解,只能通过简单的野菜来比喻自己想要推荐给朋友的珍贵事物,这里的"芹芷"象征着纯洁和高洁,是对友情的一种赞美。

"谁为善相应嫌瘦,后有知音可废弹"诗人感慨于难以找到真正能理解自己的人,即使是善良的朋友,也可能因为身体瘦弱而感到担忧。"后有知音"则表明诗人对未来的期待,只要有人能够懂得自己的音乐(比喻心灵的交流),即便是废弃了的琴也愿意再次拨动。

"拄杖挂经须倍道,故山春蕨已阑干"则描绘了一位僧人手持禅杖,一路行走在山间小径,这里"故山"指的是僧人的旧居,而"春蕨"则是山中常见的野菜,"已阑干"意味着春天即将过去。这一段落充满了对自然和出世离俗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诗人对知识的追求、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寻找心灵寄托的情怀。

作者介绍
苏洵

苏洵
朝代:宋   字:明允   生辰:1009年-1066年

苏洵(1009年-1066年),北宋文学家,字明允,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眉山)人。苏洵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苏洵长于散文,尤擅政论,议论明畅,笔势雄健,有《嘉祐集》传世。 
猜你喜欢

柏堂新成乐未央,回来回去绕裴郎。

(0)

春日和卢使君幼平开元寺听妙奘上人讲

仁圣垂文在,虚空日月悬。

陵迟追哲匠,宗旨发幽诠。

法受诸侯请,心教四子传。

春生雪山草,香下棘林天。

顾我从今日,闻经悟宿缘。

凉山万里去,应为教犹偏。

(0)

同袁高使君送李判官使回

庾公欢此别,路远意犹赊。

为出塘边柳,荣归府中花。

驰阳照古堞,遥思凝寒笳。

延步下前渚,溯觞流浅沙。

湖光引行色,轻舸傍残霞。

(0)

送珍上人还天竺兼寄广通上人秦山人

江寺名天竺,多居蹑远踪。

春帆依柳浦,轻履上莲峰。

禅子兼三隐,空书共一封。

因君达山信,应向白云逢。

(0)

鲍防《云门寺济公上方偈序》.崔泌《蔷薇偈》

护草木性,植彼蔷薇。眼根不染,见尔色非。

(0)

嘲高士廉木履

刺鼻何曾嚏,蹋面不知嗔。

高生两个齿,自谓得胜人。

(0)
诗词分类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诗人
秦湛 凌濛初 薛综 黄损 李晔 鲍楠 孙不二 宋子侯 乐婉 法照 高允 涂瑞 张齐贤 髡残 王镕 金人瑞 叶衡 狄仁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