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苑琅琅编简多,自忧边塞没铜驼。
三关两镇思经过,匡时济世义不颇。
金声玉节流江河。
将苑琅琅编简多,自忧边塞没铜驼。
三关两镇思经过,匡时济世义不颇。
金声玉节流江河。
这首《将苑谣》由明代诗人沈鍊所作,其内容深沉,情感激昂,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安危的深切忧虑与对军事才能的渴望。
首句“将苑琅琅编简多”,描绘了将帅之学的丰富与深邃,仿佛将苑中藏书琳琅满目,充满了智慧与策略。然而,紧随其后的“自忧边塞没铜驼”一句,却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忧虑与不安。边塞之地,铜驼象征着战争与烽火,诗人担忧边疆的安全,担心国家遭受战乱之苦。
接下来的“三关两镇思经过,匡时济世义不颇”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治理与军事策略的思考。他想象自己穿越三关两镇,以自己的智慧与勇气,为国家的安定与繁荣贡献力量。这里的“义不颇”强调了诗人对于正义与责任的坚守,即使面临艰难险阻,也绝不偏离正道。
最后一句“金声玉节流江河”,以金声玉节比喻诗人的高尚品德和卓越才能,如同金玉般珍贵,其影响深远,如同江河之水,滋养大地,惠及四方。这不仅是对诗人个人品质的高度赞扬,也是对其为国效力、造福百姓的崇高理想的一种寄托。
整体而言,《将苑谣》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以及对自身使命的坚定信念,是一首充满爱国情怀与英雄气概的佳作。
双林彼上人,诗兴转相亲。
竹里经声晚,门前山色春。
卷帘苔点净,下箸药苗新。
记取无生理,归来问此身。
春草东江外,翩翩北路归。
官齐魏公子,身逐谢玄晖。
山色随行骑,莺声傍客衣。
主人池上酌,携手暮花飞。
白羽逐青丝,翩翩南下时。
巴人迎道路,蛮帅引旌旗。
暮雨山开少,秋江叶落迟。
功成益地日,应见竹郎祠。
移病欲成隐,扁舟归旧居。
地深新事少,官散故交疏。
道直更无侣,家贫唯有书。
东门烟水梦,非独为鲈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