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镕灵运山居赋,檃括仲长乐志论。
我欲拈题浑不得,晴窗静对合忘言。
陶镕灵运山居赋,檃括仲长乐志论。
我欲拈题浑不得,晴窗静对合忘言。
此诗由乾隆皇帝所作,名为《题董邦达仿荆浩匡庐图(其一)》。在诗中,乾隆以陶渊明和谢灵运的山居生活为灵感,联想到董邦达所绘的仿荆浩《匡庐图》,表达了对自然山水的向往与沉醉之情。
首句“陶镕灵运山居赋”,借用了陶渊明和谢灵运的典故,陶渊明有《归园田居》等诗篇,谢灵运则以山水诗著称,这里将二人并提,意在表达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接下来“檃括仲长乐志论”,提到汉代学者仲长统的著作《昌言》,此处可能是在说对古代文人追求精神自由的共鸣。
“我欲拈题浑不得”一句,表达了诗人想要直接描绘眼前景象或表达内心情感却难以言表的复杂心情。“晴窗静对合忘言”则是点睛之笔,晴朗的窗户前面对着静谧的山水画,仿佛能让人暂时忘却言语,沉浸于自然之美中,达到心灵的宁静与和谐。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文化典故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山水的深刻感悟以及对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
绣阁临芳野。向晚把、花枝卸。
奇容艳质,世间寻觅,除是图画。
这欢娱已系人心也。更翰墨、新挥洒。
展蛮笺、明窗底,把□心事都写。
谢女与檀郎,清才对、真态俱雅。
凤枕乐春宵,绛帷度秋夜。
便同云黯淡,冰霰纵横,也并眠鸳衾下。
假使过炎暑,共将罗扇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