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起清溪两浙空,童王亲自帅元戎。
谁知小邑无亭障,但握空弮有隐功。
盗起清溪两浙空,童王亲自帅元戎。
谁知小邑无亭障,但握空弮有隐功。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动荡的时代背景,清溪地区盗贼横行,两浙之地显得空虚不安。童王(可能指地方官员或领袖)亲自率领军队出征平乱,显示出他的决心和责任感。然而,诗中提到即使在这样的小城,没有明显的防御工事(亭障),童王仅凭手中空弮(象征武力而非实弹),也能暗中积累战功,体现了他的智谋和威慑力。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简练的笔触,刻画了战争时期的紧张局势和个人领导者的智勇形象,同时也暗示了在困难时期,智慧和策略的重要性。陈傅良作为宋代文人,擅长寓言和寓意,此诗具有一定的历史深度和哲理意味。
嵌岩滴玲珑,七宝甃完月。
幽亭泉上头,暗道曲通穴。
剖竹走长蛇,昼夜鸣潏潏。
煎无三昧手,渴有七碗啜。
寒能醒心神,澄可鉴毛发。
桑苧行不到,品第谁为别。
埋没向空山,恻此行道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