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忆秉之·其二》
《忆秉之·其二》全文
明 / 王鏊   形式: 七言绝句

岁岁元宵兴倍增,羊皮鱼枕各分明。

缭丝新出滇南样,独惜伊人见未曾。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元宵佳节的热闹与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首句“岁岁元宵兴倍增”点明了节日的气氛逐年增加,表达了诗人对传统节日的喜爱和期待。接着,“羊皮鱼枕各分明”一句,通过具体的物品细节,营造出节日中人们欢聚一堂、享受生活的场景。

“缭丝新出滇南样”则暗示了节日中增添了新的元素或装饰,可能是指新颖的灯饰、服饰或是其他节日装饰,体现了节日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最后,“独惜伊人见未曾”表达了诗人对某位友人的思念,虽然元宵节是团圆的时刻,但诗人却因未能见到这位友人而感到遗憾。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元宵节的喜庆氛围以及诗人内心的情感世界,既有对节日传统的赞美,也有对友情的深切怀念。

作者介绍
王鏊

王鏊
朝代:明   字:济之   号:守溪   籍贯:吴县(今江苏苏州)   生辰:1450—1524

王鏊(1450—1524)明代名臣、文学家。字济之,号守溪,晚号拙叟,学者称震泽先生,汉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十六岁时国子监诸生即传诵其文,成化十一年进士。授编修,弘治时历侍讲学士,充讲官,擢吏部右侍郎,正德初进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博学有识鉴,有《姑苏志》、《震泽集》、《震泽长语》。 
猜你喜欢

金丹诗诀·其四十四

同行同坐又同眠,终日相随在目前。

认得这些须急采,见之便是水乡铅。

(0)

金丹诗诀·其三十二

子时气对尾闾关,夹脊河车透顶门。

一颗水晶入炉内,赤龙含汞上泥丸。

(0)

偶题

槿篱临古涧,苍然来书幄。

垂钓涧鱼清,衔杯山醪浊。

三径草既深,一庭鸟剥啄。

绳床竹翠阴,石几苔藓驳。

游方庄老书,抱琴陶家乐。

山水洗尘嚣,百年好一觉。

(0)

荷珠

谁倩亭亭着意擎,风中零乱月中明。

浑无定处光偏润,正值圆时影最清。

曲槛落江攲一串,横塘点碧梦三更。

绝怜荡漾波心里,添得连宵细雨声。

(0)

谷隐堂

汝州城南二十里,栖亩山前足山水。

老人中开谷隐堂,草屋疏檐对山起。

南横秀岭石官道,想像此堂容此老。

堂前茂林浮春烟,堂后池溏多白莲。

前池红莲开更早,正与茂林相对好。

开轩看莲看不足,远望少室如碧玉。

碧玉如屏掩此堂,老人与世已相忘。

胡马扬尘不容驻,万里奔波失归路。

客舟不顾生事窘,所至有堂名谷隐。

大榜灰飞小榜存,至今长在对衡门。

涧上丈人肯已冷,中原旧事空销魂。

老人本是山中客,四海为家无住宅。

家人清坐已忘贫,何曾更问堂宽窄。

(0)

游会胜寺蒙泉

去郡十五里,满山蔽青松。

朝来雨初过,萧瑟鸣悲风。

踏泥转溪曲,路尽山无穷。

层崖筑栏阁,宛在云烟中。

引水绕砌下,濆石常飞濛。

寻幽到寺背,苍碧摩高空。

古甃冽寒泉,浅沙影重重。

伏流尚数步,暗与溪相通。

潺湲去何之,可折从此东。

会有到海期,岂计朝莫功。

我行因避贼,眺览聊从容。

徘徊未忍去,僧饭催撞钟。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诗人
黄巢 赵时春 方文 华幼武 包世臣 赵雍 王实甫 谢庄 张廷玉 游酢 李开先 李百药 释宗演 鄂尔泰 裴夷直 吴兆骞 上官仪 杜审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