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苑白日暮,梁山秋草时。
君王不可见,脩竹令人悲。
九月桑叶尽,寒风鸣树枝。
梁苑白日暮,梁山秋草时。
君王不可见,脩竹令人悲。
九月桑叶尽,寒风鸣树枝。
这是一首描绘秋景并抒发怀旧之情的诗句。开篇“梁苑白日暮,梁山秋草时”两句,以静谧的画面展现了秋天的宁静与寂寞,白昼将尽,苑地上的草木在秋风中摇曳,给人以时间流逝、世事无常之感。
“君王不可见,脩竹令人悲”两句,则透露出诗人对于往昔时光的怀念与不舍。这里的“君王”并非特指某个皇帝,而是泛指过去时代的统治者或伟大人物。诗人借此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以及面对历史变迁的无奈。
最后,“九月桑叶尽,寒风鸣树枝”两句,更深化了秋天的萧瑟感和时间的流逝。在中国古代文化中,桑叶与养蚕、织丝有关,这里“桑叶尽”象征着生机的终结以及劳作的结束。寒风吹过枯枝,发出凄厉之声,增添了一份秋日的萧杀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真挚抒发,表现了诗人对于过去的怀念以及面对现实的无奈。它不仅是对秋天美景的一种描摹,也蕴含着深厚的情感和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