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载重悲废蓼莪,不堪萧寺屡经过。
明湖似亦知人怨,故遣寒波著雨多。
三载重悲废蓼莪,不堪萧寺屡经过。
明湖似亦知人怨,故遣寒波著雨多。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彭期生所作的《过湖上僧寮睹壁间伯兄题句感怀二人泫然成咏二首》中的第一首。诗中表达的是诗人路过一处湖边的僧舍,看到墙壁上哥哥曾经留下的诗句,引发了深深的感慨和怀念之情。
首句“三载重悲废蓼莪”,点明了时间跨度和情感基调。诗人经历了三年的时间,再次面对失去亲人的痛苦,这种悲伤的情绪如同废置的蓼莪草一般,难以消散。这里的“废蓼莪”可能暗喻着对逝去亲人的哀思,以及时间流逝带来的无力感。
接着,“不堪萧寺屡经过”一句,描绘了诗人多次经过这座萧瑟的寺庙,每一次都难以承受内心的悲痛。这里通过环境的描写,增强了情感的渲染力,让读者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沉重与孤独。
“明湖似亦知人怨,故遣寒波著雨多。”这两句诗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明湖赋予了理解和共鸣的能力。诗人认为湖水仿佛也感受到了他的怨恨,特意在雨天里展现出更多的寒意,以此来呼应他内心的悲凉。这种借景抒情的手法,使得情感表达更加细腻而深刻。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时间和空间的描绘,以及对内心情感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诗人面对亲人离世后的复杂心情。通过自然界的反应来映射人物的情感变化,使得诗歌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