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奉和给事寓直》
《奉和给事寓直》全文
唐 / 崔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桂枝家共折,鸡树代相传。

忝向鸾台下,仍看雁影连。

夜闲方步月,漏尽欲朝天。

知去丹墀近,明王许荐贤。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fènggěishìzhí
táng / cuīdòng

guìzhījiāgòngzhéshùdàixiāngchuán
tiǎnxiàngluántáixiàréngkànyànyǐnglián

xiánfāngyuèlòujìncháotiān
zhīdānchíjìnmíngwángjiànxián

翻译
桂花树下家人共享欢乐,鸡鸣树间世代相传。
我惭愧地在凤凰台下任职,继续观看大雁成群结队。
夜晚闲暇时才漫步赏月,直到夜深漏声将尽准备上朝。
深知接近朝廷的红砖台阶,圣明的君主允许举荐贤良。
注释
桂枝:指代家庭或故乡的温馨。
家:家庭。
共折:共同庆祝。
鸡树:可能指代有象征意义的树,也可能指代早起报晓的鸡。
代相传:世代传承。
鸾台:古代宫殿中的凤凰台,比喻高位或朝廷。
雁影连:大雁成群,象征忠诚和秩序。
步月:月下散步。
漏尽:夜深,漏壶水尽。
欲朝天:准备上朝。
丹墀:皇宫中红色的台阶,象征尊贵。
明王:圣明的君主。
许荐贤:允许推荐贤能的人才。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崔峒的作品,名为《奉和给事寓直》。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的生活环境和心境。

"桂枝家共折,鸡树代相传。"

这里描述了一个温馨的家庭场景,桂枝可能象征着家庭的美好与和谐,而“鸡树”则可能是当时某种特定的风俗或习惯,这两者交替出现,形成了一种世代相传的节奏。

"忝向鸾台下,仍看雁影连。"

诗人提到“鸾台”,这通常指的是皇宫中的高台,从这里可以推测诗人可能身处或曾经身处的位置是朝廷之内。而“雁影”则象征着秋天的景象,或许也暗示了某种孤独与寂寞。

"夜闲方步月,漏尽欲朝天。"

这两句表达了一种静谧而又有些急迫的心情。在夜深人静之时,诗人踏月行走,直到夜半钟声(漏尽)才有了想要面向天亮的意愿。

"知去丹墀近,明王许荐贤。"

“丹墀”通常指的是朝廷或官府的正门,这里暗示着诗人对仕途的关注和渴望。而“明王许荐贤”则表达了希望有识之士能够得到君主的赏识并得到推荐。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日常生活中的细节,反映出诗人对于家庭、自然、仕途的深刻感悟和复杂情感。

作者介绍
崔峒

崔峒
朝代:唐   字:号皆不详

崔峒(一作洞),唐大历元年(766年)前后在世。今保定定州市人。生卒年、字号皆不详,唐代诗人,登进士第,大历中曾任拾遗、补阙等职。集贤学士。
猜你喜欢

浣溪纱.和莼农五月八日作

往事伤怀不忍提。斯愁又压小眉低。

年年此日倍悽迷。

妾意乍防风皱水,郎心其柰絮沾泥。

窥墙别有梦亲携。

(0)

菩萨蛮.八妹校书缠头助赈,填此美之

洪流漂出河边骨。侠风吹上瑶台月。妾姓是垂杨。

白花侬住乡。徐娘称妹八。独有须眉戛。

惆怅一蟾圆。恤灾卖笑钱。

(0)

雪狮儿.花寒

唤人温酒,银屏密坐,围炉犹爇。

共道春来,屈指已经连月。狂情未歇。

郁万绪、待何人说。浓云满,杜鹃休更,伤春啼血。

又是花寒时节。看清明到了,雨还兼雪。

种豆南山,只怕冻残萌蘖。东风信谲。

忽早旭、纱窗晴热。曲槛外、万点海棠如缬。

(0)

祝英台近.大水

望苍茫,极平楚。一霎没洲渚。

五月端阳,也似暮春雨。

匆匆水上桥头,篾篷横转,且凭系、檐前高树。

倚朱户。试看桃叶帘前,年年艾如虎。

丹碧龙舟,准拟听箫鼓。盼他兰桨东来,今天停渡。

怪不得、把佳期阻。

(0)

扑蝴蝶.有感

花开如锦,红压珠帘倒。深房小宴,人稀教酒饱。

看他棐几明窗,满架诗笺画稿。浑疑十洲三岛。

风光好。当花叹息,莫又言归被花恼。

人生胜会,钟情须及早。

汉南杨柳依依,几日楼头叶扫。谁如蒋山难老。

(0)

步蟾宫.有咏

盈盈说是如花女。几曾见花解语。

不劳玉子种山閒,已博得、蓝桥玉杵。

分明芳沚鸳鸯侣。悽恻琴焚鹤煮。

只今追悔已无从,误听了、谈他差处。

(0)
诗词分类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诗人
黄巢 赵时春 方文 华幼武 包世臣 赵雍 王实甫 谢庄 张廷玉 游酢 李开先 李百药 释宗演 鄂尔泰 裴夷直 吴兆骞 上官仪 杜审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