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惜京华谒选迟,吴门先去访人师。
乘閒更作神明宰,学道偏宜孝友姿。
纱帐高堂双寿母,羽林前代一孤儿。
相逢数问先公事,泪洒龙蛇失路时。
不惜京华谒选迟,吴门先去访人师。
乘閒更作神明宰,学道偏宜孝友姿。
纱帐高堂双寿母,羽林前代一孤儿。
相逢数问先公事,泪洒龙蛇失路时。
这首诗《赠刘明府》由明末清初诗人屈大均所作,通过对刘明府的赞美与关怀,展现了深厚的人文情感与对官员为政之道的期待。
首联“不惜京华谒选迟,吴门先去访人师”,开篇即表达了对刘明府不急于赴任,先行前往吴门拜访名师的赞赏,体现了其谦逊求学的态度和对道德修养的重视。
颔联“乘閒更作神明宰,学道偏宜孝友姿”,进一步赞扬了刘明府在闲暇之余仍能以仁慈智慧治理地方,同时强调了他学习之道应注重于培养孝顺与友善的品质,体现了对官员品德与治国能力并重的期待。
颈联“纱帐高堂双寿母,羽林前代一孤儿”,通过描绘刘明府家中有两位年迈的母亲和一个孤苦的弟弟,展现了他对家庭责任的承担与对弱势群体的关怀,体现了儒家孝悌之道在个人生活中的实践。
尾联“相逢数问先公事,泪洒龙蛇失路时”,最后通过想象与刘明府相逢时的情景,表达了对其在困难时期仍不忘询问先辈事迹的敬佩,以及对其在逆境中坚韧不拔精神的肯定,体现了对后辈成长与传承历史智慧的关切。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赞美了刘明府的个人品质与为官之道,也体现了诗人对社会伦理、家庭责任及个人成长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富有教育意义与人文情怀的作品。
一苇湘可航,风涛逮春深。
裴台咫尺地,勇往复雨淫。
窗前几红药,俯首如不禁。
悠悠览物化,了了知予心。
卜邻得佳士,问学方骎骎。
端如云间鹤,不受尘埃侵。
应门有长须,杖策许相寻。
匪为食有鱼,杞桋采墙阴。
听我清庙诗,三叹有馀音。
洋洋百世下,斯道岂陆沉。
君看有本源,发端自涔涔。
愿君勉勿倦,抱膝试长吟。
傥臻名教乐,何必怀山林。
新诗尚来嗣,庶以贻规箴。
写就秋词雁影稀,背灯无语独眠迟。
画栏点滴芭蕉雨,一夜将愁向阿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