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太湖竹枝歌二首·其二》
《太湖竹枝歌二首·其二》全文
明 / 沈周   形式: 词  词牌: 竹枝

苏州南来是太湖,少见杨柳多桑株。

谁家女子在楼上,手揭红帘看打鱼。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江南水乡的生动景象与人文风情。诗人沈周以细腻的笔触,将苏州南边的太湖风光与当地的生活场景巧妙融合。

首句“苏州南来是太湖”,简洁明快地勾勒出地理方位,点明了地点。接着,“少见杨柳多桑株”一句,通过对比杨柳与桑树的常见与稀少,不仅展现了太湖周边的自然环境特点,也暗示了当地农业经济的特色——以桑养蚕为主。

“谁家女子在楼上,手揭红帘看打鱼。”这两句诗则转向了对人物的描写,细腻地刻画了一幅江南女子倚楼观景的画面。女子的动作——“手揭红帘”,既表现了她的闲适与好奇,又透露出一种淡淡的闺中寂寞。而她所关注的对象——“打鱼”,则将视线引向了湖面,与开头的自然景观相呼应,构成了一幅动静结合、富有生活气息的画卷。

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通过对太湖边独特景致和人物活动的描绘,展现了江南水乡的独特魅力和生活情趣。沈周以其独特的艺术视角,捕捉并传达了这片土地上的人文精神与自然风貌,使读者仿佛能亲临其境,感受到那份宁静与美好。

作者介绍
沈周

沈周
朝代:明   字:启南   号:石田   籍贯:长洲(今江苏苏州)   生辰:1427~1509

沈周(1427~1509)明代杰出书画家。字启南,号石田、白石翁、玉田生、居竹居主人等。汉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生於明宣德二年,卒於明正德四年,享年八十三岁。不应科举,专事诗文、书画,是明代中期文人画“吴派”的开创者,与文徵明、唐寅、仇英并称“明四家”。传世作品有《庐山高图》、《秋林话旧图》、《沧州趣图》。著有《石田集》、《客座新闻》等。 
猜你喜欢

寿绍庆金守

神光高射斗牛墟,知是龙泉瑞气舒。

彩映北堂霜后桧,辉连东馆月中书。

江流丽水描来似,峡束棠溪画得如。

为报鲸鲵休陆走,剑芒元是发硎初。

(0)

黄花渡

晓渡黄花溪水湍,鸣榔身在小沙滩。

盘斜曲踏畬田去,露下星稀霜月寒。

(0)

郴江百咏·其五十三橘井

苏仙旧隐已藤萝,橘井空来岁月多。

摘叶汲泉皆朽骨,郡人犹说愈沉疴。

(0)

寿赵仙尉

君不见苕溪有山号浮玉,降神储瑞皆天族。

又不见苕溪有水名水晶,地灵人杰尽维城。

苕溪山川称第一,孕秀梅仙尤杰出。

我来席上揖清风,义气相与吞长虹。

见人须见大丈夫,纵是封侯亦不如。

周官一卷长生箓,未必人间有此书。

功名一入英雄手,彩棒暂持出浙右。

摧奸抉隐李开府,夜月花村无吠狗。

凛凛英风凌四豪,一同谁敢犯秋毫。

不惟握发勤延士,又且官清马骨高。

书生惯作无毡客,负箧南归居最仄。

何怜踪迹苦奔驰,俾近渊明时请益。

马走暂停憩县斋,晨昏黄奶仍相陪。

不觇王母蟠桃结,隔墙无得献金杯。

欣逢子月阳来复,一天佳气回寒谷。

蓂生九叶庆垂弧,佥将瑞应长庚宿。

绿衣槐简舞蹁跹,重拜萱堂王母仙。

瑶池新革偷桃令,有子今如曼倩贤。

不祝算如龟与鹤,愿君早施江夏略。

扫除膻秽□神京,长与长生同寿乐。

不祝禄如山与丘,愿君爵冠朱虚侯。

今归且定郏鄏鼎,长使卜世过成周。

(0)

感秋诗·其二

小草在砌,颜色常好。岂无严霜,先彼长栲。

寄言青松,斧斤自从。子不在山,真节安庸。

(0)

小重山

正是拈芳采艳时。连朝风雨里,掩朱扉。

强排春恨剪新词。词未就,莺唱缕金衣。

云薄弄晴晖。试穿花径去,拣双枝。

紫香红腻著罗衣。簪不尽,瓶里顿将归。

(0)
诗词分类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诗人
李昪 荀勖 项羽 吴彩鸾 黄宗会 陈函辉 何胤 薛曜 李致远 留正 刘旦 龙仁夫 钱福 冯应榴 玄觉 刘知几 江标 章纶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