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夜惊梦回,桐叶纷索索。
杖藜视天宇,雨罢云收脚。
清风拂襟裾,片月堕篱落。
嗟我游已倦,怅此久淹泊。
豆畦今已花,稻垄行可穫。
翻思黄卷中,古人谁可作。
田园爱潜归,箪瓢识颜乐。
譬彼鹪鹩心,平生在丛薄。
半夜惊梦回,桐叶纷索索。
杖藜视天宇,雨罢云收脚。
清风拂襟裾,片月堕篱落。
嗟我游已倦,怅此久淹泊。
豆畦今已花,稻垄行可穫。
翻思黄卷中,古人谁可作。
田园爱潜归,箪瓢识颜乐。
譬彼鹪鹩心,平生在丛薄。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张九成的作品,名为《秋兴(其二)》。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在秋夜中的情感流露和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
"半夜惊梦回,桐叶纷索索"表达了诗人在深夜里被梦境惊醒后的迷茫与不安,"桐叶纷索索"则形象地描绘出秋风中摇曳的桐叶声响,如同无数细小的手指在低语。
"杖藜视天宇,雨罢云收脚"诗人手持拐杖,仰望广阔的夜空,感受到雨后清新的气息和云层渐渐散去的壮观。
"清风拂襟裾,片月堕篱落"秋风轻拂过衣襟,带来阵阵凉意,而那挂在天边的一两块残月,如同被遗忘在高墙之上。
"嗟我游已倦,怅此久淹泊"诗人感慨自己长时间的漂泊生涯,以及对这份游子生活的疲惫不堪。
"豆畦今已花,稻垄行可穫"秋天到了,豆类作物已经开花,而稻田中的谷粒也快要成熟,可以预见丰收的喜悦。
"翻思黄卷中,古人谁可作"诗人翻阅着那些陈旧的书籍,思考着古代哪位伟人能够与自己心灵相通。
"田园爱潜归,箪瓢识颜乐"诗人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以及通过日常劳作中发现简单而纯粹的快乐。
"譬彼鹪鹩心,平生在丛薄"最后两句则是诗人用比喻的手法,将自己的心志比作那些隐藏在树林深处,不为世俗所扰的小鸟,以此表达自己对内心世界的珍视和保护。
整首诗通过对秋夜景象的细腻描写,表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以及他对于自然、历史与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