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里桃花千岁开,岩扉无复老仙推。
万山挟洞人间断,一瀑如川天上来。
古殿碑横苔入字,忠臣像老月窥台。
平生欧尹神清兴,为约秋风更往回。
岩里桃花千岁开,岩扉无复老仙推。
万山挟洞人间断,一瀑如川天上来。
古殿碑横苔入字,忠臣像老月窥台。
平生欧尹神清兴,为约秋风更往回。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古老而神秘的洞岩景象。首句“岩里桃花千岁开”以桃花的千年不败,渲染了洞岩的久远与神奇。接着,“岩扉无复老仙推”则通过想象中的仙人不再推开岩门,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世事的变迁。
“万山挟洞人间断,一瀑如川天上来”两句,运用对比手法,将洞岩深处的静谧与外界的喧嚣相对比,同时以瀑布的壮观形象,象征着自然力量的雄伟。瀑布仿佛从天而降,增添了画面的动态感和气势。
“古殿碑横苔入字,忠臣像老月窥台”描绘了洞岩内古迹的斑驳与历史的沉淀,古殿上的碑文被青苔覆盖,仿佛在诉说着过往的故事;而忠臣的画像在月光下显得格外庄重,似乎在默默守护着这片圣地。
最后,“平生欧尹神清兴,为约秋风更往回”表达了诗人对洞岩美景的深深喜爱与向往,希望在秋风送爽之时再次前来,感受这里的宁静与美好。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洞岩的独特魅力和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望苑回先马,山城驻使车。
涂中值归雁,频寄北来书。
景陵山水旧知名,珍重诗人建隼行。
未免簿书劳利刃,省贪烟月纵高情。
扬雄阁下诸生送,陆羽门前百吏迎。
圣代群贤皆得路,三年倾首望鹏程。
百岁犹强健,知君即地仙。
孤飞下华表,太息问桑田。
故吏今谁在,高名昔共传。
伊余亦遗老,相送一潸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