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兵燹后五年不墓祭矣,成一律寄伯兄》
《兵燹后五年不墓祭矣,成一律寄伯兄》全文
清 / 许传霈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祭扫原循故,凄凉奈此情。

纸灰一抔土,烟柳五清明。

宿草留前泪,斜阳趁晚晴。

遥知孤棹客,涕泗倍盈盈。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兵燹之后五年未曾进行墓祭的情景,充满了哀伤与怀念之情。首句“祭扫原循故”,点明了往昔祭扫的传统,但如今却难以实现,流露出一种无奈与失落。接着,“凄凉奈此情”直接表达了内心的悲凉与哀痛,将情感推向高潮。

“纸灰一抔土,烟柳五清明。”这两句通过具体的意象,如纸灰与泥土,烟柳与清明时节,不仅渲染了祭扫的氛围,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脆弱。纸灰随风飘散,象征着逝去的亲人与过去的时光;烟柳在清明时节生长茂盛,既是对自然界的描述,也是对生命延续的隐喻。

“宿草留前泪,斜阳趁晚晴。”这里运用了“宿草”这一意象,象征着墓地上的草木,它们见证了逝者的存在,同时也承载着生者对逝者的思念。夕阳西下,晚晴之时,斜阳的余晖似乎也在为逝者送行,增添了一抹淡淡的哀愁与宁静。

最后,“遥知孤棹客,涕泗倍盈盈。”诗人想象远方的孤舟上,有人正因思念而泪流满面,这种情感的共鸣,使得整首诗的情感更加丰富和深沉。孤棹客的形象,既是诗人自己情感的投射,也是对所有失去亲人的个体的共情,体现了人与人之间跨越时空的情感联系。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祭扫场景的细腻描绘,以及对时间、自然、情感的深刻感悟,展现了作者对逝去亲人的深切怀念和对生命意义的思考,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作者介绍

许传霈
朝代:清

猜你喜欢

渡河

去入征西幕,中流击楫歌。

未闻秦乱定,渐觉楚人多。

旧价连城重,新硎宝剑磨。

开诚慕诸葛,刮目竟如何。

(0)

秋夕送客

秋在虫声外,临歧翻自惊。

梦从今夕远,路向故乡平。

巫峡犹飞浪,青山欲送行。

寄书书不尽,天末未休兵。

(0)

薤露歌

蜀琴且勿弹,齐竽且莫吹。

四筵并寂听,听我薤露诗。

昨日七尺躯,今日为死尸。

亲戚空满堂,魂气安所之。

金玉素所爱,弃捐箧笥中。

佩服素所爱,凄凉挂悲风。

妻妾素所爱,洒泪空房栊。

宾客素所爱,分散各西东。

雠者自相快,亲者自相悲。

有耳不复闻,有目不复窥。

譬彼烛上火,一灭无光辉。

譬彼空中云,散去绝馀姿。

人生无百岁,百岁复如何。

谁能将两手,挽彼东逝波。

古来英雄士,俱巳归山阿。

有酒且尽欢,听我薤露歌。

(0)

冬至夜喜逢徐七

君来同客馆,把酒夜相看。

动是经年别,能辞尽夕欢。

雪明窗促曙,阳复座销寒。

世路今如此,悬知后会难。

(0)

春草·其一

东风到咸阳,吹起原上草。

偶然出门去,迷却平陵道。

此处断人肠,得似江南好。

(0)

别希颜二首·其二

后会难期别未轻,莫辞行李滞江城。

且留南国春山兴,共听西堂夜雨声。

归路终知云外去,晴湖想见镜中行。

为寻洞里幽栖处,还有峰头双鹤鸣。

(0)
诗词分类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诗人
徐琰 顾可久 苏伯玉妻 邯郸淳 苏蕙 陈璧 缪彤 宇文融 贾黄中 蒋恭棐 黄虞稷 梁克家 陈居仁 王自中 崔莺莺 林升 张祎 杨虞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