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高阳台.秋夜闻笛》
《高阳台.秋夜闻笛》全文
清 / 丁瀚   形式: 词  词牌: 高阳台

晚照留红,寒烟弄碧,金飙吹满江城。

倦倚雕阑,谁家玉笛飞声。

梅花落尽人何处,更无愁、也唤愁生。

况凉州、别调新翻,越样凄清。

柯亭旧韵何堪问,剩关山月色,千里同明。

懊恨桓伊,催教绣阁心惊。

陌头杨柳萧疏甚,顿牵来、无数离情。

又长空、塞雁争飞,相和悲鸣。

(0)
鉴赏

这首《高阳台·秋夜闻笛》由清代诗人丁瀚所作,描绘了一幅秋夜闻笛的凄美画面。

“晚照留红,寒烟弄碧,金飙吹满江城。”开篇以夕阳余晖、寒烟轻绕、秋风拂面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哀愁的氛围。晚霞映红了天边,烟雾在空中轻轻飘动,金色的秋风吹过整个江城,预示着季节的更替与时光的流逝。

“倦倚雕阑,谁家玉笛飞声。”接着,诗人将视线转向一处雕饰华丽的栏杆,一位人物似乎疲惫地倚靠其上,远处传来悠扬的笛声,却不知出自哪家。笛声在寂静的夜晚显得格外清晰,仿佛是远方传来的呼唤,引人遐想。

“梅花落尽人何处,更无愁、也唤愁生。”梅花凋零,象征着美好事物的消逝,而此时无人陪伴,更添几分愁绪。即使没有直接表达愁苦,笛声却能激发内心的忧伤,让人不自觉地陷入沉思。

“况凉州、别调新翻,越样凄清。”凉州的音乐风格独特,新翻的曲调更加凄凉。凉州,古代地名,以其独特的音乐文化著称,此处借以形容笛声的哀婉。新翻的曲调,使得原本就凄清的气氛更加沉重。

“柯亭旧韵何堪问,剩关山月色,千里同明。”柯亭,古代著名的笛子产地,这里用来指代笛声的韵味。旧日的笛声已不可寻,只能在月光下遥想。关山月色,千里同明,虽是美景,却难以慰藉心中的孤独与思念。

“懊恨桓伊,催教绣阁心惊。”桓伊,东晋时期的著名笛师,此处借以表达对笛声的赞叹与怀念。绣阁,女子居住的闺房,暗示了笛声触动了深闺女子的心弦,引发情感的波动。

“陌头杨柳萧疏甚,顿牵来、无数离情。”道路两旁的杨柳稀疏,象征着离别的景象。笛声响起,瞬间勾起了无数离别的思绪,让人心生感慨。

“又长空、塞雁争飞,相和悲鸣。”天空中,大雁争先恐后地飞翔,它们的叫声与笛声相互应和,共同诉说着悲伤的故事。大雁南飞,象征着迁徙与离散,与笛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一幅动人的画面。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秋夜闻笛时的复杂情感,既有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惋惜,也有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以及对自然景色的感慨。笛声如同一条无形的纽带,连接着过去与现在,引发了读者深深的共鸣。

作者介绍

丁瀚
朝代:清

猜你喜欢

何元立示九日诗卧病累日乃能次韵

何郎戏写菊花秋,落笔纵横岂易酬。

豪士乃能为老伴,寓公那得称遨头。

早衰不耐危亭冷,独卧空惊画角愁。

病起尚思寻宿约,一樽从子醉东楼。

(0)

岁晚怀故人

衰髯白尽无添处,病骨癯然欲折时。

客抱琴来聊瀹茗,吏封印去又哦诗。

山横城上势如压,角动楼头声正悲。

零落断鸿书不到,岁残何以慰相思。

(0)

示子遹

翁老儿穷不自支,此心幸与古人期。

劳兼薪水奴初去,典到琴书事可知。

药杵无声工忍病,米囷可扫耻言饥。

馀年有几须相守,万里烟霄付异时。

(0)

出近村晚归二首·其二

苦雨秋将晚,羁愁酒易醺。

百年终腐骨,万事尽浮云。

果熟多猿嗛,林疏过鹿群。

亦思书触目,老懒不成文。

(0)

日暮南窗纳凉

冠盖尘沙得我憎,脱巾聊喜发鬅鬙。

素娥东踊行空阔,清吹南来扫郁蒸。

团扇正闲看破墨,矮床攲卧怯文藤。

扁舟归去应尤乐,莫羡金盘赐苑冰。

(0)

开炉

馀疾三分在,闲愁一点无。

书能伴孙读,身欲却人扶。

霁日鸦鸣乐,清霜草蔓枯。

南山送僧炭,随事且开炉。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诗人
朱浙 袁绶 贡师泰 郭辅畿 王镃 何振岱 周是修 仲并 李时勉 俞彦 王松 张家玉 沈遘 袁燮 黄燮清 王士禄 贡奎 郑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