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挽朱倅周卿·其二》
《挽朱倅周卿·其二》全文
宋 / 赵善括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自洒膏粱习,人推道义尊。

蟾宫看桂子,凤穴见兰孙。

遗戒垂家法,新诗断客魂。

从今渭阳念,极目灌城村。

(0)
翻译
他习惯了奢侈的生活,人们推崇他的道德威望。
在月宫中欣赏桂花,如同凤凰洞见到子孙繁多。
他留下遗训传承家族规矩,新的诗歌令游子心碎。
从此怀念渭水之阳,目光所及尽是灌溉着村庄的河水。
注释
自:自己。
洒:挥洒。
膏粱:富贵生活。
习:习惯。
人:人们。
推:推崇。
道义:道德威望。
尊:尊敬。
蟾宫:月宫。
桂子:桂花。
凤穴:凤凰洞。
兰孙:子孙繁多。
遗戒:遗训。
垂:流传。
家法:家族规矩。
新诗:新的诗歌。
断:使...心碎。
客魂:游子之心。
渭阳:渭水之阳,指代故乡。
念:怀念。
极目:远望。
灌城村:灌溉着村庄的河水。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善括所作的挽诗,悼念的是朱倅周卿。诗中表达了对周卿高尚品德和家族传统的敬仰,以及对其离世后的怀念之情。

首句“自洒膏粱习”暗示了周卿出身富贵,但并未因此而忘却节俭之德,反而以自身的言行实践着贵族的礼仪和道德。次句“人推道义尊”则强调了他在人们心中的道德威望,他的行为举止备受尊重。

“蟾宫看桂子,凤穴见兰孙”运用了象征手法,将周卿比作月中仙人,暗示他品行高洁,如同月宫中的桂花;又比喻他的后代如凤凰之子,品质优秀。这两句描绘出一幅尊贵而清雅的图景。

“遗戒垂家法”表达了对周卿留下严谨家风和教诲的追忆,体现了他对家族的深远影响。“新诗断客魂”则通过诗歌的力量,触动了悼念者和其他人的哀思,使之无法忘怀。

最后两句“从今渭阳念,极目灌城村”表达了诗人对周卿的深深怀念,渭阳之地常常用来指代故乡或亲情,此处表达了对故去亲人的无尽思念,目光所及之处,皆能勾起对周卿的回忆,流露出对灌城村(可能为周卿家乡)的眷恋。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周卿的品德、家风和对后世的影响的描绘,展现了对一位尊贵而有道义的官员的崇敬与哀思。

作者介绍

赵善括
朝代:宋

赵善括,历史人物,字无咎,号应斋居士,江西隆兴(今江西南昌)人。生卒年不详,主要活动时间在孝宗朝,尝登进士第。乾道七年(1171)知常熟县,后通判平江府。淳熙六年(1179)知鄂州,后罢免;淳熙十六年差知常州。著有《应斋杂著》6卷。杨万里为之序。赵善括能诗文,所作奏议,颇切中时弊。曾与洪迈、章甫、辛弃疾等人诗词唱和,而和辛弃疾酬唱者尤多,有一部分词作近于辛词。《□村丛书》收《应斋词》48首,《全宋词》收49首。
猜你喜欢

归心

归心日夜压征骖,霜雪残年景不堪。

多少重山遮不住,淮南行尽又江南。

(0)

下弦月

下弦今夜月,隐影半规明。

以雪光微食,因风影又生。

江连云汉泻,天与水灯平。

不寐怜蟾兔,残时更有情。

(0)

书愤·其一

一自珠崖弃,纷纷各效尤。

瓜分惟客听,薪尽向予求。

秦楚纵横日,幽燕十六州。

未闻南北海,处处扼咽喉。

(0)

题晁恭道善境界图·其一

畴昔相从三十年,如今休去不逃禅。

知君参见法轮老,始悟苍苍便是天。

(0)

东园雨坐书怀

鸟自鸣春花自开,离人去住总兴哀。

荒村道路兼泥潦,故里田庐半草莱。

万姓疮痍谁复问,群雄爪角自相摧。

东南竟日愁昏黑,消息虚传首屡回。

(0)

沁园春

不喜轻裘,布衣芒履,任春与秋。

傍人笑我生涯拙,尘寰碌碌,毕竟何求。

物外蓬瀛,壶中方寸,论此宗风没价酬。

谁知道,无为快乐,不羡王侯。多谋转使多愁。

恰似吞他名利钩。

看日前些子升沉事,把天机丧尽,不肯抽头。

蜂为花忙,蛾因灯逝,只恁迷前忘后忧。

嗟身事,庄周蝶梦,蝶梦庄周。

(0)
诗词分类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诗人
黄绍箕 陈叔达 关盼盼 赵顼 李忱 刘义隆 鲍寿孙 窦叔向 刘伶 陈玉璂 宝鋆 孟简 林之奇 陈文烛 崔护 颜师古 周子义 石达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