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自珠崖弃,纷纷各效尤。
瓜分惟客听,薪尽向予求。
秦楚纵横日,幽燕十六州。
未闻南北海,处处扼咽喉。
一自珠崖弃,纷纷各效尤。
瓜分惟客听,薪尽向予求。
秦楚纵横日,幽燕十六州。
未闻南北海,处处扼咽喉。
这首诗名为《书愤(其一)》,是清代诗人黄遵宪所作。诗中以“一自珠崖弃”开篇,珠崖为古代地名,此处借指国家遭受外敌侵扰,局势动荡不安。诗人感叹自那时起,人们纷纷效仿,社会风气败坏。接着,“瓜分惟客听,薪尽向予求”两句,形象地描绘了国家分裂、民不聊生的景象,外敌入侵,百姓苦不堪言。
“秦楚纵横日,幽燕十六州”进一步描述了战乱时期,国土被分割,北方重镇幽燕地区也沦陷的情景。最后,“未闻南北海,处处扼咽喉”表达了对当时国家四面受敌、形势危急的忧虑,以及对和平与统一的渴望。
整体而言,此诗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动荡、人民苦难的深切关怀和对和平统一的强烈期盼,体现了强烈的爱国情怀和忧国忧民的精神。
快风收雨,亭馆清残燠。
池光静横秋影,岸柳如新沐。
闻道宜城酒美,昨日新醅熟。轻镳相逐。
冲泥策马,来折东篱半开菊。
华堂花艳对列,一一惊郎目。
歌韵巧共泉声,间杂琮琤玉。
惆怅周郎已老,莫唱当时曲。幽欢难卜。
明年谁健,更把茱萸再三嘱。
迤逦春光无赖,翠藻翻池,黄蜂游阁。
朝来风暴,飞絮乱投帘幕。
生憎暮景,倚墙临岸,杏靥夭斜,榆钱轻薄。
昼永惟思傍枕,睡起无憀,残照犹在亭角。
况是别离气味,坐来但觉心绪恶。
痛引浇愁酒,奈愁浓如酒,无计消铄。
那堪昏暝,簌簌半檐花落。
弄粉调朱柔素手,问何时重握。
此时此意,长怕人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