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代征无敌,绥藩偶用兵。
貔貅穹野宿,雕鹗阵云平。
上将靴藏匕,名胡颈絷缨。
生还军气乐,羌笛玉关清。
圣代征无敌,绥藩偶用兵。
貔貅穹野宿,雕鹗阵云平。
上将靴藏匕,名胡颈絷缨。
生还军气乐,羌笛玉关清。
这首诗描绘了边塞战争的壮阔场景与胜利后的喜悦氛围。首句“圣代征无敌”,开篇即点明了时代背景,暗示在圣明的时代下,征伐敌人的力量无与伦比。接着“绥藩偶用兵”则说明了战争的偶然性与必要性,为了安定边疆而不得不采取军事行动。
“貔貅穹野宿,雕鹗阵云平”两句,运用了生动的比喻,以“貔貅”和“雕鹗”分别象征军队的勇猛与战力,形象地描绘出军队在广阔的战场上驻扎、布阵的场景,展现了军队的雄壮气势。“上将靴藏匕,名胡颈絷缨”则进一步展示了战争的激烈与残酷,上将军靴中可能藏着致命的匕首,象征着对敌人的威胁与准备;而“名胡颈絷缨”则描绘了敌人被俘后被绑住的场景,体现了战争的结果。
“生还军气乐,羌笛玉关清”两句,转而描写战争胜利后的景象。士兵们生还,军中一片欢腾,羌笛声在玉门关外响起,清脆悦耳,既表现了士兵们的喜悦之情,也暗示了战争的结束与和平的到来。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战争的激烈与胜利后的宁静,以及对和平的渴望与珍惜。
江上斜阳不到屋,屋后梧桐晚逾绿。
梧桐绿照病者衣,拂面乍有东风低。
低风渐高梧叶颤,上有黄鹂一双啭。
黄鹂爱梧不爱风,似与病者心性同。
东风未归春已倦,芳草青山各含怨。
东风欲去花渐稀,明朝当换白袷衣。
春蚕抱寸茧,秋萤耀寒芒。
微物亦自爱,安知有八荒?
与子论诗理,令予心低昂。
新妇坐车中,绰约时世妆。
搴帏致窈窕,内志折其刚。
亦有武健士,百战身倔强。
挫以和平气,敛袂走且僵。
得感外旋惑,谓存中已亡。
不见鍊丹客,婴姹交元黄。太精监内景,百劫任所?。
沈心于九渊,冥极斯骤光。
矞云丽五色,骖凤云中翔。
掌上骊龙珠,灿如明月珰。
下烛人间世,历历辨沧桑。
会于逍遥游,归于无何乡。
不识六合气,何论圣与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