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樊掌教乃兄邦本归常山》
《送樊掌教乃兄邦本归常山》全文
明 / 黄仲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难弟承恩司教铎,迢迢相送入南闽。

客窗风雨连床久,故国椿萱入梦频。

马踏暖云芳草路,帆冲晴霭绿杨津。

遥知献寿高堂上,白发双亲满面春。

(0)
鉴赏

此诗描绘了兄弟间深厚的情感与离别时的不舍。首联“难弟承恩司教铎,迢迢相送入南闽”中,“司教铎”暗示弟弟樊邦本受朝廷恩赐,担任教育之职,远赴南闽。“迢迢相送”则体现了兄长对弟弟的深情厚谊,不辞辛苦地送至远方。

颔联“客窗风雨连床久,故国椿萱入梦频”进一步深化情感,描述了兄弟分别后,兄长在异乡客居,风雨交加的夜晚,思念之情难以自抑,梦中频频回想起故乡的父母,即“椿萱”,比喻父母,表达了对家人的深深眷恋。

颈联“马踏暖云芳草路,帆冲晴霭绿杨津”转而描写弟弟归途中的景象,以“马踏暖云”和“帆冲晴霭”展现了一幅生动的画面,既表现了旅途的艰辛,也蕴含着对未来的希望与憧憬。

尾联“遥知献寿高堂上,白发双亲满面春”则寄托了兄长对弟弟归家后能为父母祝寿的美好愿望,想象着弟弟归来时,家中欢聚一堂,白发双亲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充满了温馨与喜悦。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兄弟间的深情厚谊以及对家庭的深切怀念,同时也蕴含了对未来的美好期待,情感真挚动人。

作者介绍

黄仲昭
朝代:明

(1435—1508)明福建莆田人,名潜,号退岩居士,以字行。成化二年进士。授编修。以直谏被杖,谪湘潭知县,又改南京大理评事。后以亲不逮养,遂不出。弘治初起江西提学佥事。久之乞归,日事著述,学者称未轩先生。有《未轩集》、《八闽通志》等。
猜你喜欢

阶下梧桐忽然半枯感而有作

百尺高何用,枯枝不识春。

汝为半死树,我亦未亡人。

无复阶前荫,惟堪爨下薪。

《南华》齐物我,相对独伤神。

(0)

送六陔弟之黔

年少初为客,焉知行路难。

黔山二千里,湘水万重澜。

且听骊歌悄,翻怜雁影单。

家书宜早付,长铗莫轻弹。

志大须鹏展,枝栖愿莺安。

前途殷御李,名士喜瞻韩。

笔札从容出,诗书蕴藉看。

寓公防落魄,游子恐孤寒。

堂上缝衣密,闺中织锦宽。

得如青眼愿,毋遣白头叹。

恋栈犹凡马,抟空要健翰。

田园未荒芜,知倦及时还。

(0)

扫花

瞥眼春将晚,飞花满碧苔。

倚阑呼婢扫,风过却吹回。

(0)

拟古·其一

弹雀珠陨山,斩蛟璧沦水。

知之不甚惜,未足为知己。

楚王称爱宝,贱目而贵耳。

鼠璞既争投,燕石复深喜。

哀哀荆山陬,泪尽卞和子。

(0)

拟古·其一

朝采陌上花,夕玩庭中月。

赏心亦何常,遇物即迁别。

人情旦夕更,宠禄岂长托。

颜阖逃鲁币,子搜恋丹穴。

寡虑物可遗,欣名道自阙。

修身非外求,达生信可乐。

(0)

忆昔篇

忆昔别家时,时秋月维九。

仆人严驾俟,欲住安能久。

弱弟牵我衣,阿母执予手。

汝行勿怆神,努力奉姑舅。

谦以睦六亲,劳以事井臼。

以此慰我怀,戚戚将何有。

含涕拜慈亲,敢使慈言负。

欲忍更失声,寸心靡所守。

出门赴征轩,和铃声相叩。

我车已改阡,我母犹门首。

顾此两心摧,吞声恧自咎。

朝出稷下门,寒郊罢耕耦。

暮宿淄水滨,茅店依衰柳。

子女互啼饥,解囊陈芳糗。

剪烛暗虫飞,拂榻惊鼠走。

辗转永夜深,惝恍离心疚。

回思倚闾情,音容宛在右。

耿耿月照梁,肃肃风吹牖。

喔喔鸡号晨,灿灿星回斗。

旅思动苍茫,晨光辨陇阜。

去去勿复辞,忧绪何纷纠。

(0)
诗词分类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诗人
李希圣 柳永 林逋 李觏 朱彝尊 彭孙遹 萧纲 吴藻 陈邦彦 李流芳 皮日休 曹彦约 沈约 李峤 何绍基 周霆震 张舜民 倪瓒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