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雀珠陨山,斩蛟璧沦水。
知之不甚惜,未足为知己。
楚王称爱宝,贱目而贵耳。
鼠璞既争投,燕石复深喜。
哀哀荆山陬,泪尽卞和子。
弹雀珠陨山,斩蛟璧沦水。
知之不甚惜,未足为知己。
楚王称爱宝,贱目而贵耳。
鼠璞既争投,燕石复深喜。
哀哀荆山陬,泪尽卞和子。
这首清代诗人严永华的《拟古(其一)》描绘了一则寓言故事。前两句“弹雀珠陨山,斩蛟璧沦水”以生动的意象比喻珍贵物品的流失,如同弹弓射出的珍珠落在山上碎裂,斩蛟的璧玉沉入水中消失。这两句暗示了宝物的易失和价值的不被认同。
接着,“知之不甚惜,未足为知己”表达了对那些未能真正理解和珍视这些宝物的人的批评,认为他们不足以称为知己。诗人以楚王为例,他虽然声称喜爱宝物,但实际是“贱目而贵耳”,过于重视表面的声名而非实质的价值。
“鼠璞既争投,燕石复深喜”进一步讽刺了这种盲目追求的现象,比喻那些像老鼠一样争夺不值钱的东西,甚至对普通的燕石也欣喜若狂。最后,“哀哀荆山陬,泪尽卞和子”以悲凉的气氛收尾,荆山是产玉之地,卞和是因献玉而受刑的典故,诗人借此表达对真正识宝者的同情,以及对社会上无知者轻视真才的悲哀。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寓言形式,揭示了社会上对于真正价值的认识缺失,以及对知识和才能的忽视,具有深刻的讽刺意味。
史氏推龙门,叶令瞻凫舄。
世业披朝华,仙风流玄泽。
少壮耸高驾,趍庭接文席。
灼灼追琢章,琅琅韵金石。
待岁偕计吏,多奏匡时策。
登岱小众山,众山仍辙迹。
作宰当阳阪,救民善兴革。
观风三楚雄,高歌导郢客。
扼腕寇盗忧,忠肝万里隔。
垂死欲叩阍,戎器戒行役。
阳九嗟莫逃,身与国同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