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氏推龙门,叶令瞻凫舄。
世业披朝华,仙风流玄泽。
少壮耸高驾,趍庭接文席。
灼灼追琢章,琅琅韵金石。
待岁偕计吏,多奏匡时策。
登岱小众山,众山仍辙迹。
作宰当阳阪,救民善兴革。
观风三楚雄,高歌导郢客。
扼腕寇盗忧,忠肝万里隔。
垂死欲叩阍,戎器戒行役。
阳九嗟莫逃,身与国同阨。
史氏推龙门,叶令瞻凫舄。
世业披朝华,仙风流玄泽。
少壮耸高驾,趍庭接文席。
灼灼追琢章,琅琅韵金石。
待岁偕计吏,多奏匡时策。
登岱小众山,众山仍辙迹。
作宰当阳阪,救民善兴革。
观风三楚雄,高歌导郢客。
扼腕寇盗忧,忠肝万里隔。
垂死欲叩阍,戎器戒行役。
阳九嗟莫逃,身与国同阨。
此诗描绘了一位年轻时即显贵公子之风范,博学多才,最终成就大器的人物形象。诗中通过“史氏推龙门,叶令瞻凫舄”开篇,以古代文人求学的典故,象征其早年的勤奋学习和对知识的渴求。接着,“世业披朝华,仙风流玄泽”则赞美了他家族的荣耀与他的超凡脱俗之气。
“少壮耸高驾,趍庭接文席”描述了他青年时期的才华横溢,与文人雅士共聚一堂,探讨学问。“灼灼追琢章,琅琅韵金石”进一步强调了他的文学造诣,作品如同金石之声,响彻云霄。
“待岁偕计吏,多奏匡时策”表明他渴望参与国家治理,为社会贡献智慧。“登岱小众山,众山仍辙迹”则以泰山比喻其远大的抱负,虽小山不及,但其足迹遍布四方。
“作宰当阳阪,救民善兴革”展现他在地方官任上的作为,致力于改善民生,革除弊政。“观风三楚雄,高歌导郢客”形容他巡视地方时的英姿,引领着民众前进。
“扼腕寇盗忧,忠肝万里隔”表达了他对盗贼之患的忧虑,以及对国家忠诚之心。“垂死欲叩阍,戎器戒行役”则展现了他即使在生命垂危之际,仍不忘向朝廷进言,准备奔赴战场的英勇。
最后,“阳九嗟莫逃,身与国同阨”总结了他一生的命运,无论遭遇多少艰难困苦,都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共同承受风雨。
整首诗通过对人物一生事迹的描绘,展现了其从少年到老年的人生轨迹,以及其在不同阶段展现出的才华、理想、忠诚与牺牲精神,是一首充满深情与敬意的赞歌。
五男三女儿,侥倖肖吾祖。
贤愚挂怀抱,笑陶敢效杜。
长男近寄书,长女化为土。
嗟予七十翁,哭此四十女。
此女抱恨久,嫁不得其所。
厥夫实鸱鸮,厥舅乃狼虎。
谰讼欲杀予,破家谢官府。
不禁毁璧痛,何啻茹荼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