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人疏懒惯,门巷废将迎。
骤雨溪声近,新晴树色明。
牛羊识村路,鸡犬傍柴荆。
除却催租吏,寻常莫浪惊。
野人疏懒惯,门巷废将迎。
骤雨溪声近,新晴树色明。
牛羊识村路,鸡犬傍柴荆。
除却催租吏,寻常莫浪惊。
这首清代诗人张笃庆的《野人》描绘了一个乡村生活的宁静画面。首句“野人疏懒惯”,表现了主人公的质朴和随性,对繁琐的礼节不以为意。次句“门巷废将迎”进一步强调了他的简朴生活态度,无需刻意迎接访客。
第三句“骤雨溪声近”,通过描绘雨后溪水的声音,展现了自然环境的生动与贴近,也暗示了乡村生活的朴素与真实。第四句“新晴树色明”则描绘了雨过天晴后,树木在阳光照耀下的清新明亮,富有生机。
第五、六句“牛羊识村路,鸡犬傍柴荆”,通过牛羊悠然行走和鸡犬在柴门外的场景,描绘出田园生活的和谐与安宁,动物与人的和谐共处。最后一句“除却催租吏,寻常莫浪惊”,表达了诗人对于官府催租的厌烦,以及对平凡日常的珍惜,希望村民们不必为这些打扰而惊慌。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平实的语言,勾勒出了一幅宁静、自给自足的乡村生活画卷,流露出诗人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事纷扰的淡然。
趁拍哀弦促。听泠泠、弦间细语,手间推覆。
莺语间关花底滑,急雨斜穿梧竹。
又涧底、松风簌簌。
铁拨鹍弦春夜永,对金钗钟乳人如玉。
敲象板,剪银烛。六么声断凉州续。
怅梅花、岁晚天寒,佳人空谷。
有限弦声无限意,沦落天涯幽独。
顿唤起、闲愁千斛。
贺老定场无处问,到如今,只鼓昭君曲。
呼羯鼓,泻醽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