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十六日悔未及月华呈同赏诸君子》
《十六日悔未及月华呈同赏诸君子》全文
明 / 邵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睡魔酣处月曾华,向我翻嫌见者誇。

地下不知光是日,天边空指色如霞。

晚来真合归谁咎,老去犹将拜此嘉。

何许广寒堪问信,冰轮冉冉海东涯。

(0)
鉴赏

这首诗以月为题,诗人邵宝以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情感描绘了月之光华与人的复杂情感交织的景象。首句“睡魔酣处月曾华”巧妙地将月光与沉睡的魔力相联系,暗示月光在某些人心中能唤醒某种深藏的情感或思绪。接着,“向我翻嫌见者誇”则表达了诗人对月光的独到见解,认为月光虽美,却可能被他人夸耀而显得俗气,强调了个人审美与感知的独特性。

“地下不知光是日,天边空指色如霞”两句运用对比手法,一方面指出月光并非太阳之光,而是自有其独特魅力;另一方面,通过比喻,形象地描绘了月光的色彩如同朝霞般美丽,但又不同于日出时的辉煌,展现出月光独有的温柔与静谧。

“晚来真合归谁咎,老去犹将拜此嘉”则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月光的深深敬仰。晚来之时,月光的出现似乎是对时间流逝的一种回应,而老去的人们仍会因月光的美丽而感到欣慰和满足,体现了月光在不同人生阶段给予人们的不同情感体验。

最后,“何许广寒堪问信,冰轮冉冉海东涯”两句将想象中的月宫与现实中的月光相连,表达了对月宫的向往与对月光永恒不变的赞美。冰轮,即月亮的形象,冉冉升起于海东,不仅描绘了月光的动态美,也寄托了诗人对远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月光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生命哲理的思考,语言优美,情感丰富,富有哲思,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作者介绍

邵宝
朝代:明

邵宝(1460-1527)字国宝,号二泉,江苏无锡人,成化二十年(1484)进士,历为江西提学副使,官至南京礼部尚书,谥文庄。文典重和雅,诗清和淡薄。著有《简端二馀》《慧山记》《容春堂集》等。
猜你喜欢

诗三百三首·其一六九

侬家暂下山,入到城隍里。

逢见一群女,端正容貌美。

头戴蜀样花,燕脂涂粉腻。

金钏镂银朵,罗衣绯红紫。

朱颜类神仙,香带氛氲气。

时人皆顾盼,痴爱染心意。

谓言世无双,魂影随他去。

狗咬枯骨头,虚自舐唇齿。

不解返思量,与畜何曾异。

今成白发婆,老陋若精魅。

无始由狗心,不超解脱地。

(0)

诗偈·其六十二

昔日在有时,常被有人欺。

一相生分别,见闻多是非。

已后入无时,又被无人欺。

一向看心坐,冥冥无所知。

有无俱是执,何处是无为?

有无同一体,诸相尽皆离。

心同虚空故,虚空是我师。

若论无相理,惟我父王知。

(0)

登安阳城楼

县城南面汉江流,江涨开成南雍州。

才子乘春来骋望,群公暇日坐销忧。

楼台晚映青山郭,罗绮晴骄绿水洲。

向夕波摇明月动,更疑神女弄珠游。

(0)

怀旧

地下苏司业,情亲独有君。

那因丧乱后,便有死生分。

老罢知明镜,悲来望白云。

自从失词伯,不复更论文。

(0)

南朝

玄武湖中玉漏催,鸡鸣埭口绣襦回。

谁言琼树朝朝见,不及金莲步步来。

敌国军营漂木柹,前朝神庙锁烟煤。

满宫学士皆颜色,江令当年只费才。

(0)

月夜重寄宋华阳姊妹

偷桃窃药事难兼,十二城中锁彩蟾。

应共三英同夜赏,玉楼仍是水精帘。

(0)
诗词分类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诗人
罗适 钟惺 王羲之 张俞 魏徵 王安礼 赵祯 欧阳炯 于鹄 颜延之 林纾 郭子仪 裴迪 刘大夏 洪迈 康与之 潘耒 郑梦周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