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诗偈·其六十二》
《诗偈·其六十二》全文
唐 / 庞蕴   形式: 偈颂

昔日在有时,常被有人欺。

一相生分别,见闻多是非。

已后入无时,又被无人欺。

一向看心坐,冥冥无所知。

有无俱是执,何处是无为?

有无同一体,诸相尽皆离。

心同虚空故,虚空是我师。

若论无相理,惟我父王知。

(0)
注释
昔日在:过去的时光。
有时:世间。
常被:经常。
有人欺:受到他人欺侮。
一相:一念。
生分别:产生区别和对立。
见闻:所见所闻。
多是非:很多是非纷争。
已后:后来。
入无时:进入无相之境。
又被:再次。
无人欺:无人欺凌。
一向:一直。
看心坐:静心观察内心。
冥冥:深沉而不可见。
无所知:无所察觉。
知:知道。
有无俱:无论有无。
执:执着。
何处:哪里。
无为:无为而治, 不做任何执着。
同一体:本质上一致。
诸相:各种现象。
尽皆离:都应舍弃。
心同虚空:心灵如同虚空。
故:所以。
虚空是我师:虚空成为我的导师。
若论:如果谈论。
无相理:无相的道理。
惟我父王:只有我的导师。
翻译
从前在世间,常常受人欺。
一念起分别,耳闻目睹间,纷争多是非。
后来归无间,又少人来欺。
一心静坐观,默默无所得。
执着于有无,何处寻无为?
有无本一体,万相皆远离。
心如虚空般,虚空即导师。
无相之真理,唯有我父王明了。
鉴赏

这首诗歌咏的是禅宗的思想,通过对昔日与已后的比较,揭示了世间万象皆是无常的道理。作者反思过去自己在世俗纷争中被人欺骗,而今已超然物外,不再为世事所动。诗中的“一向看心坐”表达了一种静坐观心、寻求真我的修行态度,通过内省自我,作者认识到有无皆是执着的对立面,并非真正的存在。

“心同虚空故,虚空是我师。”这一句强调了心灵与宇宙本体的统一,以及从自然界中学习的重要性。最后,“若论无相理,惟我父王知。”表达了一种对超越世间相对概念的理解,只有达到一定修为的高僧,如作者尊之为“父王”的人才能真正领悟。

整首诗偈流露出一种深邃的哲思和对禅理的深刻体验,展现了作者对于生命、存在以及无相智慧的独到见解。

作者介绍

庞蕴
朝代:唐

庞蕴(生卒不详) 字道玄,又称庞居士,唐衡阳郡(今湖南省衡阳市)人。禅门居士,被誉称为达摩东来开立禅宗之后“白衣居士第一人”,素有“东土维摩”之称。有关他的公案时见于禅家开示拈提中,以作为行者悟道的重要参考。其传世的偈颂(迄今流传近200首)以模拟佛经偈语的风格,殷殷嘱咐学佛者修行的依归,在唐朝白话诗派中以其重于说理为一特点。至于他和女儿灵照游戏自在的情节,配合其诗偈中全家习禅的描述,不仅成为后代佛门居士向往的模范,也转而成为戏曲宝卷文学着墨的题材。
猜你喜欢

题汪水云诗卷·其八

诗家冷淡作生涯,有客相过旋煮茶。

斫去梅花除去柳,绕堤只合种桑麻。

(0)

九日登袁州宜春台

落帽佳辰又到来,黄花烂熳为谁开。

已经多岁衰容改,更被无情急景催。

取次杯盘须尽醉,随宜歌管任频陪。

却渐未报君恩厚,空向山城养不才。

(0)

澄清阁在

范滂雅志在澄清,今日廉车命阁名。

华榜高标虽具美,奈何长是困苍生。

(0)

浈阳寓居

地瘠久荒芜,驱童且荷锄。

诛茅仍遣瘴,汲水旋栽蔬。

瓟酱调应晚,莼羹兴渐疏。

秋高宜日涉,不必问丹书。

(0)

次雨中暖房韵

首夏霖淫似早秋,坐邀车马愧无由。

提壶见就倾三爵,具馔何尝选百羞。

刚道暖房排旅闷,实图求友慰幽囚。

言归倒载冲泥怯,继捧新诗胜赵讴。

(0)

次韵春日即事六首·其一

暮春百卉未舒红,尽日寻芳溯晚风。

谁道倦游鞍马上,且投佳句锦囊中。

(0)
诗词分类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诗人
陈炯明 俞律 蔡谔 何叔衡 柏杨 朱自清 谢觐虞 闻一多 徐特立 陈逸云 贾景德 司马迁 王昭君 扬雄 晁错 班昭 刘恒 刘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