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学仙人,断谷自有方。
泌水生石精,鬻之以为粮。
候火中夜起,松材袭馨香。
切以昆吾刀,间以琼茎浆。
长年尚服食,玉体生光芒。
一朝凡骨换,白日凌风翔。
山中学仙人,断谷自有方。
泌水生石精,鬻之以为粮。
候火中夜起,松材袭馨香。
切以昆吾刀,间以琼茎浆。
长年尚服食,玉体生光芒。
一朝凡骨换,白日凌风翔。
这首《鬻石篇》由元代诗人张简所作,描绘了一位山中修仙者通过售卖特殊石头来维持生活的奇特故事。诗中充满了神秘与幻想色彩,展现出古代文人对于仙道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首句“山中学仙人,断谷自有方”,开篇即点明主题,描述了一位在山中修炼成仙之人,他掌握了断谷之术,即不需饮食也能生存。接着,“泌水生石精,鬻之以为粮”一句,揭示了这位仙人通过售卖从山中泉水中生长的石头精华作为食物,维持生活的方式。这种独特的生存方式,既体现了仙人的超凡脱俗,也暗示了自然界中隐藏着不为人知的神奇力量。
“候火中夜起,松材袭馨香”描绘了仙人在夜晚点燃篝火,利用松木的香气进行某种仪式或活动的场景,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宁静的氛围。接下来,“切以昆吾刀,间以琼茎浆”则进一步展示了仙人生活中的一部分细节,使用珍贵的昆吾刀切割石头精华,并掺杂琼浆,这不仅增加了生活的仪式感,也暗示了这些物质具有特殊的功效。
“长年尚服食,玉体生光芒”表明仙人长期服用这些特殊的食物,不仅保持了身体的健康,还使得他的身体散发出耀眼的光芒,象征着内在精神的升华和外在形象的完美。最后,“一朝凡骨换,白日凌风翔”是全诗的高潮,描述了仙人最终摆脱了凡人的肉体束缚,实现了羽化登仙,能够在白昼中飞翔于天际,达到了人类所能追求的最高境界。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描写,展现了古代文人对于仙道生活的理想化追求,同时也反映了他们对自然奥秘的探索和对超越世俗束缚的渴望。
不恨穷途,所恨吾生,不见古人。
似道傍郭泰,品题季伟,舟中谢尚,赏识袁宏。
又似元之,与苏和仲,汲引孙丁晁李秦。
今安在,但高风凛凛,坟草青青。江东无我无卿。
政自要胸中分渭泾。
叹今人荣贵,祗修边幅,斯文寂寞,终欠宗盟。
面蹉长江,目迷东野,却笑韩公接后生。
知音者,恨黄金难铸,清泪如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