狸奴睡被中,鼠横若不闻。
残我架上书,祸乃及斯文。
乾鹊下屋檐,鸣噪不待晨。
但为得食计,何曾问行人。
惰得暖而安,饥得饱而驯。
汝计则善矣,我忧难具陈。
狸奴睡被中,鼠横若不闻。
残我架上书,祸乃及斯文。
乾鹊下屋檐,鸣噪不待晨。
但为得食计,何曾问行人。
惰得暖而安,饥得饱而驯。
汝计则善矣,我忧难具陈。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二感》之一,主要通过描绘狸奴(猫)和鼠、乾鹊的生活状态,寓言式的表达了对社会现象的感慨。诗的第一句“狸奴睡被中”形象地写出猫的慵懒,第二句“鼠横若不闻”则揭示了老鼠的肆虐,它们无视主人的权益。接着,“残我架上书,祸乃及斯文”表达了书籍被破坏,文化受到威胁的忧虑。
乾鹊的描写“乾鹊下屋檐,鸣噪不待晨”,象征着只顾自身利益,不顾他人感受的行为。诗人批评这些生物只为觅食而鸣叫,不顾及行人的安宁。最后两句“惰得暖而安,饥得饱而驯”进一步指出,这些动物的习性反映出人性中的惰性和自私。
诗的结尾“汝计则善矣,我忧难具陈”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现象的深深忧虑,虽然表面上看起来动物们的策略似乎不错,但带来的社会影响和道德问题却难以详述。整首诗以动物寓言的方式,含蓄地批评了现实生活中某些人只关注个人利益而不顾大局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