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柱西过不易攀,却从海外出人寰。
孤舟独坐如天上,高浪经行似雪山。
国有中边同是岸,道存彼此孰能关。
东风好借扶摇力,手散千花与八蛮。
铜柱西过不易攀,却从海外出人寰。
孤舟独坐如天上,高浪经行似雪山。
国有中边同是岸,道存彼此孰能关。
东风好借扶摇力,手散千花与八蛮。
这首诗描绘了石公泛海前往交趾传法的壮丽景象和诗人对他的深厚情感。首联“铜柱西过不易攀,却从海外出人寰”以“铜柱”象征边界,暗示石公跨越重重困难,从陆地进入海洋,开始他的旅程。颔联“孤舟独坐如天上,高浪经行似雪山”通过比喻手法,形象地展现了石公在海上航行时的孤独与壮阔,如同置身于天际,面对着翻滚的巨浪,仿佛穿越雪山。颈联“国有中边同是岸,道存彼此孰能关”表达了对石公所秉持的普世之道的赞美,无论国界如何划分,道义相通,心灵无阻。尾联“东风好借扶摇力,手散千花与八蛮”则寄寓了对石公此行的美好祝愿,希望借助东风之力,将佛法传播至更远的地方,如同洒下千朵鲜花,遍及四方。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开阔,体现了诗人对友人远行的深切关怀与对佛法传播的热切期盼。
江干多是钓人居,柳陌菱塘一带疏。
好是日斜风定后,半江红树卖鲈鱼。
老鹤辽天兴未穷,此生光景自匆匆。
家为逆旅相逢处,身在严装欲发中。
涩眼尚于书有味,孤愁殊觉酒无功。
挥戈草檄今谁记,岁晚江边白发翁。
群鲸贯铁索,背负横空霓。
首摇翻雪江,尾插崩云溪。
机牙任信缩,涨落随高低。
辘轳卷巨绠,青蛟挂长堤。
奔舟免狂触,脱筏防撞挤。
一桥何足云,欢传广东西。
父老有不识,喜笑争攀跻。
鱼龙亦惊逃,雷雹生马蹄。
嗟此病涉久,公私困留稽。
奸民食此险,出没如凫鹥。
似卖失船壶,如去登楼梯。
不知百年来,几人陨沙泥。
岂知涛澜上,安若堂与闺。
往来无晨夜,醉病休扶携。
使君饮我言,妙割无牛鸡。
不云二子劳,叹我捐腰犀。
我亦寿使君,一言听扶藜。
常当修未坏,勿使后噬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