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鲸贯铁索,背负横空霓。
首摇翻雪江,尾插崩云溪。
机牙任信缩,涨落随高低。
辘轳卷巨绠,青蛟挂长堤。
奔舟免狂触,脱筏防撞挤。
一桥何足云,欢传广东西。
父老有不识,喜笑争攀跻。
鱼龙亦惊逃,雷雹生马蹄。
嗟此病涉久,公私困留稽。
奸民食此险,出没如凫鹥。
似卖失船壶,如去登楼梯。
不知百年来,几人陨沙泥。
岂知涛澜上,安若堂与闺。
往来无晨夜,醉病休扶携。
使君饮我言,妙割无牛鸡。
不云二子劳,叹我捐腰犀。
我亦寿使君,一言听扶藜。
常当修未坏,勿使后噬脐。
群鲸贯铁索,背负横空霓。
首摇翻雪江,尾插崩云溪。
机牙任信缩,涨落随高低。
辘轳卷巨绠,青蛟挂长堤。
奔舟免狂触,脱筏防撞挤。
一桥何足云,欢传广东西。
父老有不识,喜笑争攀跻。
鱼龙亦惊逃,雷雹生马蹄。
嗟此病涉久,公私困留稽。
奸民食此险,出没如凫鹥。
似卖失船壶,如去登楼梯。
不知百年来,几人陨沙泥。
岂知涛澜上,安若堂与闺。
往来无晨夜,醉病休扶携。
使君饮我言,妙割无牛鸡。
不云二子劳,叹我捐腰犀。
我亦寿使君,一言听扶藜。
常当修未坏,勿使后噬脐。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家、书画家苏轼(苏东坡)的作品,名为《两桥诗》,其中描述了东新桥和西桥的壮观景象。通过对比和联想,诗人展现了自己对于自然与人生、时光与变迁的深刻感悟。
群鲸贯铁索,背负横空霓。
首句即以宏伟的画面开篇,“群鲸”指的是桥下激流澎湃的水势,如同巨兽在跃动,而“铁索”则是比喻坚固无比的桥梁。桥身如同背负着天空中飘渺的云霓,既形象地描绘了桥的高大,也表达了诗人对这座桥梁之雄伟的赞美。
首摇翻雪江,尾插崩云溪。
接着,诗人继续以生动的笔触描写桥的姿态。桥头如同在翻腾着雪白的江水,而桥尾则像是插入了云雾缭绕的山谷之中。这两句通过对比强调了桥梁跨越高低、连接天地的壮观。
机牙任信缩,涨落随高低。
这两句写的是潮汐的变换和桥梁的适应性。水面上下波动,如同巨兽的齿轮在自由开合,而桥梁则随着水位的升降而调整自己的高度。这既展示了自然界的生机,也表现了人工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存。
辘轳卷巨绠,青蛟挂长堤。
“辘轳”指的是古代桥梁上的木结构,“巨绠”则是形容其坚固有力。诗人通过对比,强调了桥梁的牢固与伟大。而“青蛟挂长堤”,则以生动的意象描述了水中的生物在桥下穿梭自如的情景。
奔舟免狂触,脱筏防撞挤。
这两句描写的是船只在桥下的安全通行。诗人通过“免”和“防”字眼,表达了对桥梁设计的赞赏,以及它为行船提供的保护作用。
一桥何足云,欢传广东西。
这里,诗人以自信的笔触总结了东新桥的壮观,并且认为这座桥梁在历史上是值得被广泛称道的。这不仅彰显了桥梁本身的重要性,也反映出诗人对这一工程的自豪与肯定。
父老有不识,喜笑争攀跻。
随后,诗人的视角转向了围观者众,他们或许并不完全理解这座桥梁的伟大,但他们的欢呼和攀登表达了一种对于新奇事物的自然喜悦。
鱼龙亦惊逃,雷雹生马蹄。
在这样的背景下,即使水中的生物(比喻为“鱼龙”)也被这壮观景象所震慑,不得不惊慌逃避。同时,“雷雹生马蹄”则以激越的意象形容声响,如同天空中滚滚雷鸣,形成了强烈对比。
嗟此病涉久,公私困留稽。
在这壮丽景观之后,诗人转而思考到了一种社会现实,即某些事情的长期拖延导致了个人和国家的困扰。这一转折反映出诗人深邃的情感与思考。
奸民食此险,出没如凫鹥。
接下来的两句则抒写了不法之徒利用桥梁的危险之处进行不轨行为,他们在这险峻的地势中出没无常,如同水鸟一般自由自在。这里诗人批判了社会上某些阴暗面的现实。
似卖失船壶,似去登楼梯。
通过“似”字眼的使用,诗人以巧妙的比喻表达了一种对过往时光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待。这两句中,“船壶”与“楼梯”都象征着人生旅途中的起伏变迁。
不知百年来,几人陨沙泥。
诗人在这里反问历史长河中有多少英雄豪杰如过眼云烟,一去不复返。这种反思表现了诗人对时间流逝、事物无常的深刻感悟。
岂知涛澜上,安若堂与闺。
这两句则是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平静生活的向往。在波涛澎湃中寻求内心的宁静,如同居于安稳的厅堂和深巷一般。这不仅反映出诗人的情感世界,也体现了他对生活境界的追求。
往来无晨夜,醉病休扶携。
在这样的生命态度下,诗人提倡一种超脱世俗、忘却时光的生活状态。这里“往来”暗示着时间的流逝,而“醉病”则象征着对现实世界的疏离与逃避。
使君饮我言,妙割无牛鸡。
诗人在此呼吁统治者要倾听民众的声音,进行改革,以期达到天下太平。这里,“妙割”是指切割旧弊,革新政治,而“无牛鸡”则象征着一种和平的社会环境。
不云二子劳,叹我捐腰犀。
这两句中,诗人自比为古代贤臣,以表达自己对于国家命运的关切之情。而“二子”指的是传说中的贤明之士,他们的贡献往往被后世所铭记。这里,“叹我捐腰犀”则是诗人自嘲,表现了他对时局的无奈与忧虑。
我亦寿使君,一言听扶藜。
最后,诗人表达了一种愿望,即希望自己的生命得以长存,同时也祝愿统治者能够听到民众的声音,以达到国家的长治久安。这里,“一言”指的是诗人的忠告,而“扶藜”则象征着对弱小之物的关怀与保护。
常当修未坏,勿使后噬脐。
全诗的最后,诗人留下了深刻的嘱咐,希望能够在事物尚未腐朽之前加以修缮,以防止其彻底破败。这一句话既是对桥梁的维护,也反映出诗人对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关注。
忆元龙、旧家湖海,不应年鬓衰槁。
翩翩竹马儿童喜,惊儿汉江归报。
归计早。
黄金印、征西已付诸郎了。
红云仙岛。
渺千里移春,浓薰细染,春意已倾倒。
西溪上,玉镜修眉翠扫。
题诗曾许谁到。
溪亭未入奚奴锦,望断绿波春草。
君且道。
人间世、虚名得似欢游好。
风流未老。
约款段随车,鸱夷载酒,迎我霜陵道。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
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
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荒烟依旧平楚。
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风雨。
天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
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丘处。
只近浮名不近情,且看不饮更何成。
三杯渐觉纷华远,一斗都浇块磊平。
醒复醉,醉还醒,灵均憔悴可怜生。
离骚读杀浑无味,好个诗家阮步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