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颜世妇哭金辇,白首陵官扫玉宫。
天上灵桥应久驾,人间仙路苦无通。
延津剑去龙先化,月宇钗传凤石同。
手把天衣成昔梦,空悬红泪掖庭中。
朱颜世妇哭金辇,白首陵官扫玉宫。
天上灵桥应久驾,人间仙路苦无通。
延津剑去龙先化,月宇钗传凤石同。
手把天衣成昔梦,空悬红泪掖庭中。
这首明代尹台的诗《次詹燕峰司寇陵祀孝烈皇后诗四首(其三)》以哀婉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皇家陵寝祭祀的场景,同时也寓含了对逝去皇后的深深怀念和感慨。
首句“朱颜世妇哭金辇”,通过“朱颜”与“金辇”的对比,展现出皇后年轻时的美丽与如今的哀悼,暗示岁月无情,人事变迁。接着,“白首陵官扫玉宫”描绘出陵墓管理员年迈清扫陵寝的场景,进一步渲染了凄凉的气氛。
“天上灵桥应久驾,人间仙路苦无通”两句,运用了道教的仙凡之隔意象,表达皇后已升天,人间再无相见之路,表达了诗人对皇后逝去的无奈和思念。
“延津剑去龙先化,月宇钗传凤石同”借物寓意,延津剑象征皇权,龙凤比喻皇后,暗示皇后虽逝,但她的威仪和精神犹在。
最后,“手把天衣成昔梦,空悬红泪掖庭中”直抒胸臆,皇后昔日的荣华如梦般消逝,只留下红泪洒落在冷清的掖庭,表达了诗人对皇后深深的哀悼和对往昔繁华的追忆。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皇后陵祀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逝者的敬仰和哀思。
品出陶家花品外,名存吴地药名中。
若将泛入重阳酒,不用分香摘两丛。
微霰疏飘,骄云轻簇,短檠黯淡笼纱。
冷禁兰帐,清晓忽飞花。
已是平芜步阔,那堪更、折竹如蓑。
凭栏处,关心一叶,归兴渺无涯。
为瑞,已多少,适从狼子,来自龙沙。
赖吾皇神武,薄海为家。
尽扫腥风杀气,依然放、红日光华。
回头看,山蹊水坞,缟带不随车。
油幕初开,骍旄前导,暂归梓里舂容。
致身槐揆,功在鼎彝中。
自是襟怀绝俗,今犹记、笔砚陈踪。
张高会,君恩厚赐,乐与故人同。
把麾,鄞水上,相看青眼,谁复如公。
况亲陪尊俎,笑接群翁。
坐上笙歌屡合,须拚到、晓日酣红。
公今去,恩波四海,桃李尽东风。
柴作疏篱,茅编小屋,绕堤苦竹黄芦。
老翁蜗处,却自乐清虚。
理钓何妨钩直,据琴又、不管弦无。
逍遥处,都捐世虑,忘我亦忘渠。雨馀。
添美景,眉横山妩,脸媚花腴。
笑凡间粉黛,浓抹轻涂。
客至三杯薄酒,欲眠后、一枕蘧蘧。
起来见,龟翻鹤舞,却是寿星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