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会饮北山》
《会饮北山》全文
元 / 刘因   形式: 七言律诗

相逢相饮莫相违,往事纷纷何足悲。

别后几经沧海浅,归来岂止昔人非。

此山变灭终如我,后会登临知与谁?

今古区区等如此,不须辛苦叹斜晖。

(0)
鉴赏

这首诗《会饮北山》由元代诗人刘因所作,通过深沉的感慨和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友情以及时间流转的深刻理解。

首联“相逢相饮莫相违,往事纷纷何足悲”,开篇即以饮酒聚会为背景,强调了相聚的珍贵和珍惜当下。诗人劝诫朋友在欢聚之时不要轻易分离,对于过去的种种不如意,不应过分悲伤,体现了豁达的人生态度。

颔联“别后几经沧海浅,归来岂止昔人非”,描绘了离别后的时光流逝,沧海桑田的变化,以及归来时物是人非的感慨。这里运用了“沧海”这一形象,象征着时间的漫长和变化的无常,同时也暗示了世事的变迁和人生的无常。

颈联“此山变灭终如我,后会登临知与谁?”进一步深化了对时间和变化的思考。诗人将自己比作“此山”,表达出个人生命如同自然界的变迁一样,终将经历生灭。同时,对未来的不确定性提出了疑问,即在未来的某次相聚时,不知还能与谁共同登临此山,流露出对友情和相聚的珍视以及对未来的迷茫。

尾联“今古区区等如此,不须辛苦叹斜晖”,总结全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短暂和世事无常的感慨。他认为古今之人面对生命的流逝和世事的变迁都同样无奈,因此不必过于痛苦地感叹时光的流逝。这种超然的态度,既是对生活的深刻洞察,也是对人生智慧的体现。

整体而言,《会饮北山》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友情、时间、生命等主题的独到见解,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作者介绍
刘因

刘因
朝代:元   字:梦吉   号:静修   籍贯:雄州容城(今河北容城县)   生辰:1249~1293

刘因(1249~1293) 元代著名理学家、诗人。字梦吉,号静修。初名骃,字梦骥。雄州容城(今河北容城县)人。3 岁识字,6岁能诗,10岁能文,落笔惊人。年刚20,才华出众,性不苟合。家贫教授生徒,皆有成就。因爱诸葛亮“静以修身”之语,题所居为“静修”。元世祖至元十九年(1282)应召入朝,为承德郎、右赞善大夫。不久借口母病辞官归。母死后居丧在家。至元二十八年,忽必烈再度遣使召刘因为官,他以疾辞。死后追赠翰林学士、资政大夫、上护军、追封“容城郡公”,谥“文靖”。明朝,县官乡绅为刘因建祠堂。 
猜你喜欢

和韩秋怀十一首·其八

贤关蔼多士,头角争轩轩。

中有倦游客,虚名厌驰奔。

学为忠与孝,思践阳城言。

高秋赋归去,戏舞庭闱前。

东园柿栗熟,采摘供盘餐。

兄弟各赋诗,集作棣萼编。

甲乙二孺子,日诵言半千。

学语三岁时,笑味生甜酸。

欣然动我怀,长夜不成眠。

归来有此乐,亦可终残年。

(0)

书院杂咏.斑竹

苍梧巡不返,斑竹至今存。

今日稽山下,几枝忠孝痕。

(0)

送王检讨年丈以足疾辞归天台·其三

幽情不作宦情薄,众足群知尊足存。

收拾青鞋聊示病,踏鲲却遍水云村。

(0)

饯明守谢殿撰赴召致语口号

玉砌芝兰庆有馀,蔼然英誉走云衢。

澄清揽辔多持节,恺悌宜民屡剖符。

圣主出纶催上道,邦人卧辙蔽行途。

一卮听取临岐语,剩吐精忠作帝谟。

(0)

童丱须知.膳羞八篇·其三

滹沱麦饭出匆匆,禁脔天厨未必丰。

若使平安能念此,铏羹土塯古人同。

(0)

次韵郑郎中作四明谢遗尘九题走笔不二·其六樊榭

从来此地隔凡尘,多是嬴秦避世人。

檐外饱闻丹凤味,阶前更看舞麒麟。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诗人
汪广洋 孟浩然 陶益 赵佶 王昌龄 张栻 郑刚中 陈谟 戴良 张羽 王建 蔡襄 唐顺之 刘鹗 陈傅良 杜荀鹤 李光 陶渊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