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乱俱平外攘生,著心看到月华明。
若能惯步蟾宫路,何必龙舆望蜀行。
内乱俱平外攘生,著心看到月华明。
若能惯步蟾宫路,何必龙舆望蜀行。
这首元代诗人陈宜甫的《题明皇游月宫图为赛音平章赋》描绘了一幅内乱已止、外部纷争犹存的时代背景,诗人心中向往着超脱尘世,追求清静高远的理想。"著心看到月华明"表达了对明净月色的深深仰慕,象征着诗人对理想境界的追求。"若能惯步蟾宫路"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希望像嫦娥一样在月宫中漫步,过上超凡脱俗的生活,暗示了对世俗权力和奔波劳顿的厌倦。"何必龙舆望蜀行"则以帝王乘坐龙舆出巡蜀地的现实场景反衬,表明诗人更倾向于精神上的遨游而非世俗的权力征伐。整首诗寓言性强,借月宫之景寄托了诗人的人生理想和对现实的反思。
残雨空园,剩水佩风裳,暗写愁色。
未了琴尊,已凉亭馆,病馀感秋无力。坠红信息。
废池何恨成凝碧。怅故国。千里。暮云江上倦游客。
还念旧社,醉墨题襟,十年飘零,清事都寂。
晚香丛鸥,边梦续疏,狂花也笑头白。
一语问花应解得。
又断魂处,待赋卅六芳陂,载秋单舸,冷枫红驿。
残蝉送暑,近桂阴院落,轻暖轻寒。
病枕睡迟,垂灯疏绮雨声閒。
题红惯听吴桥水,翠眉曾损愁弯。
半襟秋粉,一屏冷麝,梦老丛兰。
几处登临泪眼,早花销酒力,草没诗痕。
十载倦游,霜簪吟鬓镜尘昏。
归期总为伤春误,故山应有啼鹃。
断魂犹系,西风咫尺画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