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期长比初三月。意好无圆缺。霜花抵死守阑东。
剩得春心一寸、可怜红。
玉钗头上花狼藉,堕地知谁惜。新愁重理旧眉端。
著意人前妆澹、与郎看。
佳期长比初三月。意好无圆缺。霜花抵死守阑东。
剩得春心一寸、可怜红。
玉钗头上花狼藉,堕地知谁惜。新愁重理旧眉端。
著意人前妆澹、与郎看。
这首《虞美人》(其二)由清代词人郑文焯所作,以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婉约的笔触,展现了佳人与情人之间微妙而复杂的感情世界。
“佳期长比初三月”,开篇即以“初三月”这一特定时间点,暗示了两人相聚的不易与珍贵,仿佛月之盈亏,象征着情感的波动与变化。接下来,“意好无圆缺”,表达了在情感交流中,双方心意相通,如同满月般完美无瑕,没有丝毫的遗憾或缺失。
“霜花抵死守阑东”,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霜花比喻为坚守在栏杆东侧的女子,生动地描绘了女子对爱人的执着等待与忠诚守护,即使外界环境严寒,她的心也如霜花般坚定不移。“剩得春心一寸、可怜红”,进一步强调了女子内心深处对爱情的渴望与期待,如同春天里的一抹鲜艳色彩,虽小却充满生机与希望。
“玉钗头上花狼藉,堕地知谁惜”,通过描述女子头饰上的花朵散落,既表现了她内心的失落与无奈,也暗喻了美好事物的易逝与脆弱。同时,也引出了下文对情感价值的反思——即使是最珍贵的东西,也可能被轻易遗忘或忽视。
“新愁重理旧眉端”,说明了女子在新的忧愁中重新审视自己的情感状态,试图寻找解决之道。这里的“旧眉端”不仅指回忆中的情感痕迹,也暗示了她对过去经历的思考与回味。
最后,“著意人前妆澹、与郎看”,表达了女子在他人面前刻意保持淡然的姿态,但内心却渴望与爱人共享这份情感。这种矛盾的心理状态,既体现了她对外在形象的维护,也反映了对内在情感的深刻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女性在爱情中的复杂心理和对美好情感的珍视与渴望,同时也蕴含了对人生短暂与易逝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