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融峰畔南台路,杰阁危栏上云雨。
绣木泥金好佛堂,撞钟击鼓闻潇浦。
瀛洲仙人东道主,谓敢招提境中住。
请公说法也大奇,要公别下一转语。
祝融峰畔南台路,杰阁危栏上云雨。
绣木泥金好佛堂,撞钟击鼓闻潇浦。
瀛洲仙人东道主,谓敢招提境中住。
请公说法也大奇,要公别下一转语。
这首诗描绘了南台路上的祝融峰,以及其上的杰阁危栏,仿佛与云雨共舞。绣木泥金的佛堂,钟声和鼓声在潇浦回响,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诗人以瀛洲仙人自比,邀请长老在佛堂中说法,并期待他能给出与众不同的见解。整首诗通过生动的场景描绘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对佛法的崇敬与对智慧的追求。
微雨洗秋山,我趣正与适。
不辞石路滑,聊破篷窗寂。
崖泉溅衣飞,林翠迎面滴。
一道下临湖,轩字向空辟。
浩渺天水交,混作太始白。
幽洞启悬崖,危亭置高壁。
深探岩乳垂,极眺湖烟隔。
我欲上云梯,古苔绝人迹。
裴回已夕光,霁月出寥碧。
冻云胶合天梦梦,田水结作冰玲珑。
啄枝乾鹊嘂声哑,野梅千树无春容。
老夫经旬不出户,呻吟有类号寒虫。
岂知岁朝忽澄霁,六合晃朗光冲融。
里邻纷纷贺新岁,花幡爆竹喧儿童。
天运穷极固心反,否复还泰理则同。
行将策杖寻樵踪,往听百舌呼春风。
不然放艇随溪翁,间窥锦鲤跳波红。
俯仰乾坤亦自得,无为龌龊嗟龙钟。
听话穷檐事,令人涕泗横。
卖儿偿一饱,浮海丐余生。
废屋千村有,寒衣百衲成。
北风驱雨雪,鸿雁夜悲鸣。
崇祠孤涌万峰裹,白昼冥冥乱烟锁。
客行畏湿此少休,茶灶松房安插妥。
图书万卷藏何处,但见灵台一寸炬。
静坐不觉身堕空,乾坤俨另辟门户。
偶噎何至并食弃,勿怪纷纷来群议。
虽有功臣如姚江,已成铁案难翻异。
大江东去路日苦,泥陷沙沈讵堪数。
果得惺惺常此居,亦胜荒芜一片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