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戴国和得潘衡墨法于意言之外今携之湖湘必有识之者作诗以送之》
《戴国和得潘衡墨法于意言之外今携之湖湘必有识之者作诗以送之》全文
宋 / 王庭圭   形式: 古风

老潘胶法秘不传,君独得之乃其天。

此法彷佛如参禅,忽然有省夜不眠。

又如神仙换骨法,应手不自知其然。

湖东大帅天下贤,词源如海笔如椽。

本是玉堂挥翰手,正要此物供磨研。

醉题李白三百首,扫尽将军九万笺。

老潘殁来知几年,声名始落潇湘川。

君不见吕洞宾,竹丝篮子乌纱巾。

长安市上无人识,唤作湖西卖墨人。

(0)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王庭圭所作,名为《戴国和得潘衡墨法于意言之外今携之湖湘必有识之者作诗以送之》。诗中描绘了戴国和得到潘衡的墨法,并将其带至湖湘地区的情景,表达了对戴国和才能的赞赏以及对潘衡墨法的推崇。

诗中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将潘衡的墨法比作“老潘胶法秘不传”中的秘技,暗示其独特与珍贵。接着,诗人将这一技艺比作“参禅”和“神仙换骨法”,强调其深奥与神奇,需要悟性与机缘。通过这些比喻,展现了潘衡墨法的独特魅力和高深境界。

诗中还提到了“湖东大帅天下贤”的人物,这位大帅具有广博的词源和巨大的文才,如同海一般丰富,笔力如椽般雄浑。他原本是朝廷中的文官,擅长挥毫泼墨,现在正需要潘衡的墨法来激发创作灵感,提升作品质量。

诗人特别提到戴国和醉酒后题写李白三百首诗,扫尽将军九万笺,以此展现其才华横溢。同时,也暗示了潘衡墨法对于提高创作效率和质量的重要性。

最后,诗中提到潘衡去世后,其名声才开始在潇湘川一带流传,而戴国和携带潘衡的墨法前往湖湘,预示着这种技艺将被更多人认识和欣赏。诗人还借用吕洞宾的故事,进一步强调了技艺传承的重要性,即使是在普通人眼中,真正的高手也可能不被人轻易识别。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赞美了潘衡墨法的独特与高妙,也表达了对戴国和才能的认可及对其传播技艺的期待。通过丰富的比喻和生动的场景描绘,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技艺传承和创新的重视。

作者介绍

王庭圭
朝代:宋

(1080—1172)宋吉州安福人,字民瞻,号卢溪。徽宗政和八年进士。为茶陵丞,有能政。高宗绍兴中,胡铨上疏乞斩秦桧等,谪新州,庭圭独以诗送行。绍兴十九年,坐讪谤编管辰州。桧死,许自便。孝宗即位,除国子监主簿。乾道中除直敷文阁。博学兼通,工诗,尤精于《易》。有《卢溪集》、《易解》、《沧海遗珠》等。
猜你喜欢

有感五首·其三

锦里南天外,中原北斗边。

乘轺孤节远,恋阙寸心悬。

雁塞氛常净,龙沙驾已旋。

忠臣扶社稷,快著祖生鞭。

(0)

思亲

二亲俱久逝,孤子际明时。

谬忝风霜任,深承雨露私。

光荣宁及养,劬育竟何为。

愿竭涓埃报,焚黄会有期。

(0)

山水小景四首·其二

石上长松落午阴,有人松下鼓瑶琴。

南风过处浑无迹,秪见千山万水深。

(0)

题刘都宪山水图

谁写新图妙难比,叠嶂连峰向天起。

逼人已觉爽气清,入眼浑疑暮光紫。

缘山细路分高低,云林远近何参差。

晴崖杲杲风日白,阴壑惨惨雷雨迷。

沙水微茫绕山脚,半空飞瀑银河落。

山光水色交清辉,世外尘氛尽消豁。

忆我壮游大地中,名山历览千万重。

良工巧夺真宰意,云气恍与诸山通。

刘侯家在江南住,正在此图好山处。

开门只见金芙蓉,散倚青霄不知数。

侯今官已都宪台,家山尚自萦高怀。

匡时未许赋归去,观图且喜清风来。

(0)

高邮

又见高邮城,连延傍湖水。

水上红驿楼,登眺忆往岁。

昔逢春雪飞,今值秋风起。

岁华与人事,回换理如此。

中贞谅自保,期不愧行止。

(0)

秋夜

帘外霜高细草平,架头风起一编横。

琼筵坐月人何处,侍史天香夜几更。

鼠落空梁余鬼气,虫吟旧砌得诗声。

烛龙未解多愁字,又到秋天不肯明。

(0)
诗词分类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诗人
魏收 孟昶 刘辩 黄爵滋 何基 王诜 张旭 曾布 黎士弘 刘仁本 陈洪绶 马致远 李朴 张仲素 高其倬 柳恽 聂夷中 胡安国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