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雨空园,剩水佩风裳,暗写愁色。
未了琴尊,已凉亭馆,病馀感秋无力。坠红信息。
废池何恨成凝碧。怅故国。千里。暮云江上倦游客。
还念旧社,醉墨题襟,十年飘零,清事都寂。
晚香丛鸥,边梦续疏,狂花也笑头白。
一语问花应解得。
又断魂处,待赋卅六芳陂,载秋单舸,冷枫红驿。
残雨空园,剩水佩风裳,暗写愁色。
未了琴尊,已凉亭馆,病馀感秋无力。坠红信息。
废池何恨成凝碧。怅故国。千里。暮云江上倦游客。
还念旧社,醉墨题襟,十年飘零,清事都寂。
晚香丛鸥,边梦续疏,狂花也笑头白。
一语问花应解得。
又断魂处,待赋卅六芳陂,载秋单舸,冷枫红驿。
这首《秋霁》由清代诗人郑文焯所作,描绘了一幅深秋时节雨后天晴的景象,充满了淡淡的哀愁与对过往的怀念。
首先,“残雨空园,剩水佩风裳,暗写愁色。”开篇即以“残雨”、“空园”、“剩水”描绘出秋日雨后的荒凉景象,通过“佩风裳”的比喻,将静谧的水面比作女子轻盈的衣裳,暗含着一种淡淡的哀愁。接着,“未了琴尊,已凉亭馆,病馀感秋无力。”进一步渲染了秋意的深沉,琴樽未尽,亭馆已凉,病体难耐秋风,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岁月不居的感慨。
“坠红信息。废池何恨成凝碧。”红叶飘落,废池中积水泛起碧绿,这一景象既美丽又略带凄凉,仿佛在诉说着季节更迭的故事。“怅故国。千里。暮云江上倦游客。”诗人遥望千里之外的故乡,心中满是惆怅,暮云笼罩下的江面上,疲惫的旅人独自漂泊,更加深了这份思乡之情。
“还念旧社,醉墨题襟,十年飘零,清事都寂。”回忆起往昔相聚的社团,酒醉墨香,如今却已十年飘零,昔日的清雅之事皆已寂寥,流露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孤独的无奈。
“晚香丛鸥,边梦续疏,狂花也笑头白。”傍晚时分,鸥鸟围绕着晚香花丛,边梦中的景象稀疏而遥远,狂放的花朵似乎也在嘲笑诗人的白发,增添了几分悲凉与幽默。
最后,“一语问花应解得。又断魂处,待赋卅六芳陂,载秋单舸,冷枫红驿。”诗人以一句问话结束,仿佛在询问花是否理解他的心事,然后他准备前往卅六芳陂,乘着独舟,经过冷枫红驿,继续他的旅程。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人生沧桑的感慨,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情感底蕴。
徐卿自是麒麟驹,当轩种树玉不如。
雪后疏花映脩竹,倚竹看花仍读书。
缟衣仙人心似铁,翠袖天寒更清绝。
岁晚能全金石交,平生不改冰霜节。
迩来将跨葛陂龙,翻然直上珠崖峰。
与卿别后相思处,好在黄昏明月中。
李君本是清狂者,十载畋渔向原野。
梅生岂厌官位卑,闵子由来宦清寡。
自言濩落可终身,谁知尺组能縻人。
朋游失路各分散,妻孥寄食家仍贫。
荒凉廨宇炎江表,椎髻山氓语如鸟。
地隔三苗洞穴多,天连五岭人烟少。
三年无书增我忧,忆君翻令怀旧游。
开元寺里猿鸟暮,洞天岩前木叶秋。
襟期相遇每如此,魂梦悠悠共千里。
白发关山自月明,青山茅屋空流水。
八月江南鸿雁飞,天边谁寄早秋诗。
不如饮酒且安命,振翼云霄尚未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