丈夫营四海,守口当如㼶。
漫掉三寸舌,焉保七尺躯。
贺若大将才,功灭身亦俱。
快锥刺儿舌,儿舌血模糊。
快口刺人心,憯毒过矛殳。
感兹酸楚言,三复还长吁。
丈夫营四海,守口当如㼶。
漫掉三寸舌,焉保七尺躯。
贺若大将才,功灭身亦俱。
快锥刺儿舌,儿舌血模糊。
快口刺人心,憯毒过矛殳。
感兹酸楚言,三复还长吁。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魏学洢所作的《读史述》系列之二十九,名为《贺若敦》。诗中以历史人物贺若敦为例,探讨了忠诚与权谋之间的抉择,以及言辞的力量与后果。
首句“丈夫营四海,守口当如㼶”,点明了诗的主题——在广阔的天地间,一个真正的男子汉应当坚守自己的原则和言语。接着,“漫掉三寸舌,焉保七尺躯”两句,通过对比,强调了言辞的威力,即使是一句轻率的话,也可能带来严重的后果,甚至危及生命。
“贺若大将才,功灭身亦俱”描述了贺若敦的悲剧命运,他虽有卓越的军事才能,却因一念之差,导致功业尽毁,最终身死名灭。接下来,“快锥刺儿舌,儿舌血模糊。快口刺人心,憯毒过矛殳”两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言辞的伤害力,如同锐利的锥子刺入舌头,又如快刀直击人心,其伤害之深,超过了任何武器。
最后,“感兹酸楚言,三复还长吁”表达了诗人对贺若敦命运的感慨,对言辞力量的深刻反思。整首诗通过历史人物的故事,警示世人应慎言慎行,因为话语的力量远超想象,它能塑造一个人的命运,也能毁灭一切。
夜出汉家城,朝来塞上行。
黄金短匕首,白马缦胡缨。
瀚海惊传檄,燕山暗住兵。
妖狐冲队立,燐火隔原明。
柳拂辕门曙,旗翻朔雨晴。
笑谈开俎豆,陈列走蛟鲸。
帐底铙歌起,军中杀气横。
宁知谢州簿,犹是一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