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又奉朱明叟》
《又奉朱明叟》全文
宋 / 孔平仲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金榜阅名姓,于今二十秋。

石陨鹢退飞,才命不相谋。

丝绳可比直,应笑曲如钩。

竹未遇蔡邕,有声谁见求。

匏瓜岂无蔓,奈何枝不樛。

土俗相慢侮,有如东家丘。

革囊贮珠玉,至宝勿暗投。

木若假先容,为君效绸缪。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孔平仲所作的《又奉朱明叟》。诗中以金榜、石陨、鹢退飞、丝绳、竹、匏瓜、土俗、革囊、木等自然景象和生活物品为喻,表达了对人生际遇、才华与命运关系的深刻思考。

首句“金榜阅名姓”,金榜象征着功名与荣耀,名姓则是个人身份的体现。诗人回顾了自己在金榜上阅读到自己的名字,至今已过去了二十年。这既是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也是对自己过往经历的回顾。

“石陨鹢退飞,才命不相谋”两句,通过石陨(石头坠落)和鹢退飞(鹢鸟退飞)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才华与命运之间的不匹配。石陨象征着才华,而鹢退飞则暗示了命运的不可预测性和偶然性。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自身才华未能得到充分施展的无奈与感慨。

“丝绳可比直,应笑曲如钩”两句,以丝绳的直与曲如钩进行对比,寓意着正直与曲意逢迎的不同结果。诗人认为,正直如同丝绳一般,应当受到尊重;而曲意逢迎,如同弯曲的钩子,最终可能受到嘲笑或贬低。

“竹未遇蔡邕,有声谁见求”两句,通过竹子与蔡邕(汉末文学家)的典故,表达了对才华未被赏识的遗憾。竹子虽有清雅之音,但如果没有遇到蔡邕这样的知音,其美妙的声音或许无人能欣赏。

“匏瓜岂无蔓,奈何枝不樛”两句,以匏瓜(葫芦)与蔓藤的关系,以及枝条的弯曲与否,隐喻了机遇与选择的重要性。匏瓜即使有蔓藤可以依附,但如果枝条不弯曲,仍然难以获得成长的机会。

“土俗相慢侮,有如东家丘”两句,通过土俗的慢侮和东家丘的比喻,反映了社会环境对个人发展的影响。土俗的慢侮如同东家丘的孤立,暗示了在不公正的社会环境中,个人的努力与才华往往难以得到应有的认可和支持。

“革囊贮珠玉,至宝勿暗投”两句,以革囊(皮革制成的袋子)贮存珠玉的比喻,强调了珍稀之物不应被埋没或忽视。珠玉代表了珍贵的才华与价值,诗人希望这些至宝不应被暗投,即不应被埋没或低估。

“木若假先容,为君效绸缪”两句,以木头借助外力(先容)得以成长的比喻,表达了对他人帮助与合作的重视。诗人认为,如果木头能够借助外力,那么它就能更好地成长,为他人提供帮助与支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生活物品的巧妙运用,深刻探讨了才华与命运、机遇与选择、社会环境与个人发展之间的复杂关系,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独到见解。

作者介绍

孔平仲
朝代:宋   字:毅父   籍贯:今峡江县罗田镇西江村   生辰:1044

孔平仲,生于庆历四年(1044),字毅父,今峡江县罗田镇西江村人,政和元年(1111)病卒,终年六十八岁。《清江三孔集》四十卷中,平仲占21卷。 
猜你喜欢

人寿吟

人寿百年间,其间多少难。

予今六十三,何止于一半。

骨瘦固非清,发白岂谓算。

便化不为夭,况且粗康健。

(0)

静乐吟

和气四时均,何时不是春。

都将无事乐,变作有形身。

静把诗评物,闲将理告人。

虽然无鼓吹,此乐世难伦。

(0)

安乐窝中吟·其十二

生为男子偶昌辰,安乐窝中富贵身。

大字写诗誇壮健,小杯饮酒惜轻醇。

山川澄净初经雨,草木暄妍正遇春。

造化功夫精妙处,都宜分付与闲人。

(0)

代书寄商洛令陈成伯

此去替期犹半岁,商山穷僻少医名。

感伤多后风防滞,暑湿偏时疾易生。

圣智不能无蹇剥,贤才方善处哀荣。

斯言至浅理非浅,少补英豪一二明。

(0)

送猗氏张主簿

人间仕宦几千里,堂上亲闱别两重。

须念鹏飞从此始,方今路险善求容。

(0)

南园赏花·其一

三月初三花正开,闲同亲旧上春台。

寻常不醉此时醉,更醉犹能举大杯。

(0)
诗词分类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诗人
周敦颐 嵇康 张鷟 王沂孙 宗泽 程钜夫 程恩泽 刘希夷 曹寅 范云 邓廷桢 宋应星 岳飞 张泌 左思 毕沅 刘大櫆 陈继儒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