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倦倚》
《倦倚》全文
宋 / 罗与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

蝉声燕语细相和,池面才浮点点荷。

倦倚阑干消永日,葡萄阴薄柳风多。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juàn
sòng / luózhī

chánshēngyànxiāngchímiàncáidiǎndiǎn

juànlángānxiāoyǒngtáoyīnbáoliǔfēngduō

注释
蝉声:夏天昆虫的叫声,象征着炎热的夏日。
燕语:燕子的鸣叫,可能指春天或初夏的景象。
池面:水面上。
点点荷:刚刚开放的荷花,清新脱俗。
阑干:栏杆,这里指庭院中的扶手。
永日:漫长的白天。
葡萄阴:葡萄藤下的阴凉处。
柳风:轻轻吹过的柳树间的风。
翻译
蝉鸣与燕语交织轻柔,刚刚漂浮在水面的是点点荷花。
我慵懒地倚靠栏杆度过漫长的白天,葡萄树下的阴影稀疏,微风吹过柳树。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夏日午后的宁静画面。"蝉声燕语细相和",以蝉鸣和燕语交织出和谐的自然之声,展现了夏日的生机与活力。"池面才浮点点荷",寥寥数笔勾勒出荷花初绽的清新景象,水面点缀着几点红白,增添了几分静美。

"倦倚阑干消永日",诗人倚靠在栏杆上,享受这份慵懒的时光,似乎在品味生活的闲适。"葡萄阴薄柳风多",则通过葡萄藤蔓形成的稀疏阴凉和轻柔的柳风,营造出一种微凉而舒适的环境,让人感受到夏日午后的一丝惬意。

整体来看,这首《倦倚》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夏日午后的生活场景,寓情于景,流露出诗人对悠闲时光的深深眷恋。罗与之的诗风清新淡雅,此诗正是其风格的体现。

作者介绍

罗与之
朝代:宋

罗与之,字与甫,螺川(今江西吉安县)人。曾应进士举不第(本集卷一《下第西归》),遂弃去,浪迹江湖间。其诗为刘克庄称赏。有《雪坡小稿》二卷。 罗与之诗,以汲古阁影宋抄《南宋六十家小集·雪坡小稿》为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江湖小集》本(简称江湖集)、顾氏读书斋刊《南宋群贤小集》本(简称群贤集),并酌校《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本(简称名贤集)。
猜你喜欢

冬日送颜延之明府抚州觐叔父

临川千里别,惆怅上津桥。

日暮人归尽,山空雪未消。

乡云心渺渺,楚水路遥遥。

林下方欢会,山中独寂寥。

天寒惊断雁,江信望回潮。

岁晚流芳歇,思君在此宵。

(0)

短歌行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䜩,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0)

饮酒二十首并序·其二

积善云有报,夷叔在西山。

善恶苟不应,何事空立言!

九十行带索,饥寒况当年。

不赖固穷节,百世当谁传。

(0)

满江红.集升庵梨花下得云字

白雪天春,只一望、都是碎云。

江南路、近来忘了,醉月纷纷。

何必美人皆缟素,却教吟客洽簪裙。

看娥眉、淡埽入帘来,刚夜分。霓裳曲,环佩闻。

似初沐,又浓熏。正黄昏庭院,香气氤氲。

清有馀时思白传,澹无痕处笑文君。

向画中、鹁鸽问边鸾,人半醺。

(0)

江上望黄鹤楼

枫霜芦雪净江烟,锦石游鳞清可怜。

贾客帆樯云里见,仙人楼阁镜中悬。

九秋槎影横清汉,一笛梅花落远天。

无限沧洲渔父意,夜深高咏独鸣舷。

(0)

丹立竹图

故人能写竹,标格似湖州。

静对西窗下,清风满纸秋。

(0)
诗词分类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诗人
查文徽 毛泽东 鲁迅 杜秋娘 周恩来 钱钟书 老舍 顾随 沈祖棻 北朝民歌 唐玄宗 南朝民歌 唐琬 金庸 苏武 齐已 僧皎然 朱庆余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