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满江红.集升庵梨花下得云字》
《满江红.集升庵梨花下得云字》全文
清 / 顾光旭   形式: 词  词牌: 满江红

白雪天春,只一望、都是碎云。

江南路、近来忘了,醉月纷纷。

何必美人皆缟素,却教吟客洽簪裙。

看娥眉、淡埽入帘来,刚夜分。霓裳曲,环佩闻。

似初沐,又浓熏。正黄昏庭院,香气氤氲。

清有馀时思白传,澹无痕处笑文君。

向画中、鹁鸽问边鸾,人半醺。

(0)
鉴赏

这首《满江红》以“集升庵梨花下得云字”为题,由清代诗人顾光旭所作。诗中描绘了梨花盛开的春日景象,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梨花的洁白与美丽,以及其在春风中的轻盈姿态。

开篇“白雪天春,只一望、都是碎云”,以“白雪天春”点明季节,以“碎云”形容梨花的零散与纷飞,营造出一幅清新脱俗的画面。接着“江南路、近来忘了,醉月纷纷”,通过回忆江南路途,以“醉月纷纷”描绘夜晚月光下的梨花,增添了几分朦胧与浪漫。

“何必美人皆缟素,却教吟客洽簪裙”,诗人借梨花之洁白,表达了对美的追求与欣赏,并将梨花比作美人,赞美其高洁与雅致。随后“看娥眉、淡埽入帘来,刚夜分”,进一步描绘梨花在夜色中的静美,仿佛是女子轻扫蛾眉,悄然进入帘幕之中,展现出一种宁静而神秘的美。

“霓裳曲,环佩闻。似初沐,又浓熏。正黄昏庭院,香气氤氲”,这里通过音乐、香氛等元素,进一步渲染梨花的氛围,使画面更加生动。黄昏时分,庭院中弥漫着梨花的香气,仿佛是女子沐浴后散发的香气,既清新又浓郁。

最后“清有馀时思白传,澹无痕处笑文君。向画中、鹁鸽问边鸾,人半醺”,诗人以“白传”和“文君”分别指代李白和卓文君,表达了对古代文人的敬仰之情。同时,通过“鹁鸽问边鸾”这一细节,巧妙地将自然与艺术相融合,暗示了梨花之美不仅在于其自然形态,更在于它激发的艺术灵感。整个画面在淡淡的酒意中收尾,充满了诗意与遐想。

综上所述,《满江红》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联想,成功地将梨花之美与诗人的情感融为一体,展现了一幅充满诗意的春日梨花图卷。

作者介绍

顾光旭
朝代:清

(1731—1797)清江苏无锡人,字华阳,一字晴沙。乾隆十七年进士。官至甘肃甘凉道、署四川按察司使。有《响泉集》、《梁溪诗钞》。
猜你喜欢

寄在伯三首后一首并示逸·其二

君行日已远,我思日益长。

何物可谕此,山高水茫茫。

人生要有别,男儿志四方。

奈此老多感,况于朋友良。

(0)

寄刘叔骥兼索远斋伯瑞仲文叔鱼叔骥和叔太和送行诗

苕溪往来非不款,何山道场况非远。

如何著脚竟无缘,孤我平生看山眼。

刘郎生长在溪山,吸光饮绿岁月闲。

不惟人作晋宋样,更觉诗参简远间。

向来稍得相酬唱,别后阙然难屡枉。

况今结束事西浮,那可无诗道遐想。

远斋视我犹其子,伯仲视我乃其季。

傥能俱寄绝妙辞,更约髯参并表弟。

(0)

秋怀十首·其十

情亲骨肉均,未可一一数。

君家盖其人,进也边城戍。

肃仪虽近家,白首犹管库。

好歌归去来,莫赋感不遇。

(0)

独过知津阁二首·其二

忆昔孟东野,作尉悲龙钟。

有诗即景赋,大吏怒不容。

我痴坐移官,避事得养慵。

寄语鸥鹭辈,勿惊足音跫。

(0)

植梅一株于厅事之后招丞及明叔同观倪严二先辈送酒陈簿送茶因以成集

有竹似吾家,无梅觉欠花。

移将香索莫,来伴绿交加。

好事适馈酒,诗情仍得茶。

相过况非远,胜处莫令赊。

(0)

喜公择之归兼怀子崧三首·其二

子去吾谁与,诸孙共此悲。

几经行役苦,还读寄来诗。

事要规摹立,宁忧寒饿为。

安知造物意,于尔不吾私。

(0)
诗词分类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诗人
梁同书 周敦颐 嵇康 张鷟 王沂孙 宗泽 程钜夫 程恩泽 刘希夷 曹寅 范云 邓廷桢 宋应星 岳飞 张泌 左思 毕沅 刘大櫆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