瞥然悟得长生路。平坦无来去。万法圆融超六度。
威音那畔,几人曾到,别有逍遥处。
灵明国内绝朝暮。谁荐当头这一句。
木马嘶风泥牛许。
慈云广布,法雷高震,密洒禅天雨。
瞥然悟得长生路。平坦无来去。万法圆融超六度。
威音那畔,几人曾到,别有逍遥处。
灵明国内绝朝暮。谁荐当头这一句。
木马嘶风泥牛许。
慈云广布,法雷高震,密洒禅天雨。
这首元代词人长筌子的《青玉案》以简洁而深邃的语言,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的修行境界。"瞥然悟得长生路",开篇即传达出一种顿悟的喜悦,仿佛在瞬间找到了通往永恒生命之路。"平坦无来去",形容这条路没有起点和终点,象征着修行者内心的平静与自由。
"万法圆融超六度",进一步揭示了修行者的智慧,已经超越了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的世俗修行层次,达到了圆融无碍的境地。"威音那畔,几人曾到,别有逍遥处",暗示了只有极少数人能够抵达这种超越尘世的逍遥之境。
"灵明国内绝朝暮",描述了一个不受时间束缚的灵性世界,那里不分昼夜,宁静无比。"谁荐当头这一句",则表达了对引导人们达到此境的神秘力量的疑问,暗示了佛法的指引作用。
"木马嘶风泥牛许",运用生动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修行过程中的艰辛与执着,如同木马在风中嘶鸣,泥牛般的坚韧。"慈云广布,法雷高震,密洒禅天雨",以自然景象比喻佛法的普降,如慈祥的云朵覆盖大地,法音如雷震动,禅意如雨滋润心灵。
整体来看,这首词通过丰富的象征和比喻,展现了作者对于修行境界的独特理解和感悟,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感染力。
先生好事者,往往弄奇怪。
所乘竹木车,首尾作船态。
前年造行窝,看花随处载。
世人无不笑,达人无不爱。
忽于柳树上,为亭团似盖。
四围无轩窗,云烟互而霭。
亭中何所有,酒杯长日在。
亭中何所为,吟诗学马戴。
亭中何所见,北溟与东岱。
亭中何所亲,山僧与荷篑。
秖欲远尘寰,不为增气槩。
我也作一洞,狂放亦其最。
两孔亘如环,中间颇不隘。
朅来陈道人,品题是仙界。
冥心坐终夕,动静俱无碍。
百年湖海意,领略须吾辈。
秋风吹十里,初凉体则快。
或饮君亭上,或酌我洞内。
酩酊无不可,谁能求富贵。
兹乐难具言,更以心相会。
《题愧非马公巢云亭》【明·杨巍】先生好事者,往往弄奇怪。所乘竹木车,首尾作船态。前年造行窝,看花随处载。世人无不笑,达人无不爱。忽于柳树上,为亭团似盖。四围无轩窗,云烟互而霭。亭中何所有,酒杯长日在。亭中何所为,吟诗学马戴。亭中何所见,北溟与东岱。亭中何所亲,山僧与荷篑。秖欲远尘寰,不为增气槩。我也作一洞,狂放亦其最。两孔亘如环,中间颇不隘。朅来陈道人,品题是仙界。冥心坐终夕,动静俱无碍。百年湖海意,领略须吾辈。秋风吹十里,初凉体则快。或饮君亭上,或酌我洞内。酩酊无不可,谁能求富贵。兹乐难具言,更以心相会。
https://shici.929r.com/shici/WJT53W6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