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川千里别,惆怅上津桥。
日暮人归尽,山空雪未消。
乡云心渺渺,楚水路遥遥。
林下方欢会,山中独寂寥。
天寒惊断雁,江信望回潮。
岁晚流芳歇,思君在此宵。
临川千里别,惆怅上津桥。
日暮人归尽,山空雪未消。
乡云心渺渺,楚水路遥遥。
林下方欢会,山中独寂寥。
天寒惊断雁,江信望回潮。
岁晚流芳歇,思君在此宵。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秋寒冬的别离情景,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抒发了自己的离愁和思念之情。
“临川千里别,惆怅上津桥。” 开篇即以壮阔的山水画卷式描绘出一幅别离图景,临川、千里别的空间距离感,以及惆怅的情怀,都在这一句中得到了充分展现。津桥作为古代交通要道,常见于送别之地,这里的“上津桥”不仅是一个具体的地理标志,也是诗人情感寄托的地方。
“日暮人归尽,山空雪未消。” 这两句描绘了冬日黄昏时分的景象。人们都已返回家中,只剩下诗人的孤独身影在空旷的大自然中徘徊。雪花飘落,恰似诗人心中的哀愁未消。
“乡云心渺渺,楚水路遥遥。” 这里,乡云和楚水被用来表达对远方家乡的深情,以及到达目的地的道路之长。渺渺、遥遥都强调了距离感和思念的情绪。
“林下方欢会,山中独寂寥。” 林下欢会与山中寂寥形成鲜明对比,这不仅是景象上的描写,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他人的欢乐背离。
“天寒惊断雁,江信望回潮。” 冬日的严寒使得连大雁都惊飞起来,而诗人却只能在岸边望着河水中的倒影,期盼着消息的到来,如同等待潮汐的变化。
“岁晚流芳歇,思君在此宵。” 年关将尽,万物皆已归于沉寂,只有诗人的思念如同残留的花香,在这寒冷的夜晚中久久不散。思君之情,浓烈而又无处安放。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精细描绘和内心世界的情感流露,将送别之情、离愁之苦与思念之深融为一体,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