谛看轩轩面翠微,暂来登此已忘机。
地连佛寺楼台古,泉落山田稻蟹肥。
晓径忽穿清气入,夜船多载白云归。
世人谁识红尘外,终老功名未拂衣。
谛看轩轩面翠微,暂来登此已忘机。
地连佛寺楼台古,泉落山田稻蟹肥。
晓径忽穿清气入,夜船多载白云归。
世人谁识红尘外,终老功名未拂衣。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生机勃勃的山中景象。"谛看轩轩面翠微,暂来登此已忘机"中的"面翠微"形容山色苍翠,给人以清新脱俗之感。诗人在赞美这片翠绿的同时,也透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心境,仿佛一登临此亭,便能暂时抛弃尘世的烦恼。
接下来的"地连佛寺楼台古,泉落山田稻蟹肥"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所处之地的古老与自然。佛寺的存在让人联想到一片宁静而神圣的氛围,而"泉落"和"稻蟹"则表现出大自然的生机与丰饶。
"晓径忽穿清气入,夜船多载白云归"中,诗人细腻地捕捉了晨昏两时分的景象。"清气"不仅指空气之清新,也暗示着心灵上的澄明;而夜船载云归,则是对自由与超脱尘世羁绊的一种向往。
最后,"世人谁识红尘外,终老功名未拂衣"表达了诗人对世俗功名的淡然和超越。"红尘"指的是喧嚣繁华的世间,而诗人却在山中找到了心灵的宁静,即便是到了晚年,也无需为功名所累。
整首诗通过精美的意象和深远的意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向往,以及对于超越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