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窗寒露滴,绕砌草虫鸣。
细语风前祝,那因得寄声。
当窗寒露滴,绕砌草虫鸣。
细语风前祝,那因得寄声。
这首诗描绘了深秋夜晚的静谧与凄清之感。首句“当窗寒露滴”,以寒露的滴落作为背景,营造出一种清凉而略带寒意的氛围,暗示着季节的更迭和时间的流逝。接着,“绕砌草虫鸣”一句,通过草虫的鸣叫,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动态感,同时也增添了夜晚的生机与活力。
“细语风前祝”这一句,将情感引入,诗人仿佛在风中低语,表达着内心深处的思念与祝福。这里的“细语”不仅指声音的细微,也暗含着情感的细腻与深沉。“那因得寄声”则表达了无法直接传达心意的遗憾与无奈,增加了诗歌的情感层次,使得整首诗在静谧的景物描写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色彩。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巧妙地融入了人物的情感世界,展现了诗人对远方或已逝之人的深深思念,以及在寂静夜晚中寻求心灵寄托的渴望。语言简洁而富有意境,情感真挚而深沉,是明代文人情感表达的一种典型方式。
当时月出东海头,我居燕南子苏州。
燕吴万里同见月,两人不见心悠悠。
岂知今宵月如旧,照我两人同举酒。
今照两人喜,昔照两人悲。
临风举酒还问月,悲喜唯应有月知。
月明三五圆又缺,遂使人间有离别。
碣石南头震泽西,两地愁心还望月。
欲知乃兄别后何所为,月下杯酒长独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