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槛桐庐馆,归舟系石根。
笛吹孤戌月,犬吠隔溪村。
十载违清裁,幽怀未一论。
苏台菊花节,何处与开樽?
水槛桐庐馆,归舟系石根。
笛吹孤戌月,犬吠隔溪村。
十载违清裁,幽怀未一论。
苏台菊花节,何处与开樽?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牧的作品,名为《夜泊桐庐先寄苏台卢郎中》。诗中的意境幽深,语言简洁而富有表现力。
开篇“水槛桐庐馆,归舟系石根。”两句,描绘了诗人在桐庐停泊的夜晚情景,水流环绕,归舟靠岸固定在坚硬的石根旁,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稳固的氛围。
接着“笛吹孤戌月,犬吠隔溪村。”诗人通过耳闻的方式进一步描画夜景,一方面是远处传来的悠扬笛声伴随着清冷的夜空和明亮的月光,另一方面则是近在咫尺的犬吠声穿越了幽深的山谷和村落之间的隔阂。
“十载违清裁,幽怀未一论。”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十年的生活有所感慨,"清裁"可能指的是某种选择或是命运的安排,而"幽怀"则是内心深处的情愫,这些情感至今尚未能与他人详细讨论。
最后“苏台菊花节,何处与开樽?”诗人提及到了苏台的菊花节,即秋天菊花盛开之时,诗人似乎是在询问在这样美好的时节,自己应当在何处与朋友卢郎中一同举杯畅饮。
这首诗通过对夜泊情景的描绘和个人感慨的抒发,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怀以及对美好时光的向往。
髯且无归,纵饮新丰,歌呼拍张,记东都门第,赐书仍在,西州姓字,复壁同藏。
万事沧桑,五陵花月,阑入谁家侠少场。
相怜处,是君袍未锦,我鬓先霜。秋城鼓角悲凉。
暂握手他乡似故乡。
况竹林宾从,烟霞接轸,云间伯仲,宛雒褰裳。
暖玉燕姬,酒钱夜数,绾髻风能障绿杨。
才人福,定清平丝管,烂醉沉香。
罗袂生寒,试雀茗、香冷画瓷。
无憀处、猛风吹竹,颤袅灯枝。
不信银河全化泪,了知髹鬓未成丝。
傍玉荷、闲看牡丹亭,更漏迟。笺香草,温楚词。
数红豆,寄相思。向奈何天里,各自禁持。
新梦都随风线断,故情那逐扇纨移。
待晓珠、明定水精盘,君始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