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对月有怀秉之》
《对月有怀秉之》全文
明 / 王鏊   形式: 古风

当时月出东海头,我居燕南子苏州。

燕吴万里同见月,两人不见心悠悠。

岂知今宵月如旧,照我两人同举酒。

今照两人喜,昔照两人悲。

临风举酒还问月,悲喜唯应有月知。

月明三五圆又缺,遂使人间有离别。

碣石南头震泽西,两地愁心还望月。

欲知乃兄别后何所为,月下杯酒长独持。

(0)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王鏊创作,名为《对月有怀秉之》。诗中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分别后,面对同一轮明月时的思念之情。诗人通过描述月光下饮酒的情景,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深怀念和对时光流转、人生悲欢离合的感慨。

首句“当时月出东海头”,以月亮升起的景象开始,暗示了过去相聚的美好时光。接着,“我居燕南子苏州”点明了诗人的所在地,与友人相隔万里,却共赏一轮明月,情感上却仿佛近在咫尺。诗人感叹“两人不见心悠悠”,虽然身不能聚,但心却紧紧相连。

接下来的几句,“岂知今宵月如旧,照我两人同举酒”,诗人想象着今夜的月光如同往昔,依然照亮他们共同举杯的场景,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紧接着,“今照两人喜,昔照两人悲”,对比了月光下的不同心情,既有欢笑也有泪水,体现了人生的复杂情感。

“临风举酒还问月,悲喜唯应有月知”,诗人借月抒情,询问月光是否能理解人间的悲喜。最后一句“月明三五圆又缺,遂使人间有离别”,诗人感慨月有圆缺,象征着人生中的聚散离合,强调了离别的不可避免性。

整首诗情感深沉,通过月光这一自然意象,将时空的距离感与情感的连结巧妙融合,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命中离别与团聚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王鏊

王鏊
朝代:明   字:济之   号:守溪   籍贯:吴县(今江苏苏州)   生辰:1450—1524

王鏊(1450—1524)明代名臣、文学家。字济之,号守溪,晚号拙叟,学者称震泽先生,汉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十六岁时国子监诸生即传诵其文,成化十一年进士。授编修,弘治时历侍讲学士,充讲官,擢吏部右侍郎,正德初进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博学有识鉴,有《姑苏志》、《震泽集》、《震泽长语》。 
猜你喜欢

读三都赋

汉遭阳九运,无复见中兴。

不闻黄屋处,郊野蔽旗旌。

三人已成虎,况阻三国兵。

扬尘日月暗,喋血郊原腥。

作都虽云美,其如九鼎轻。

十年翰墨手,摸写费丹青。

人与骨俱朽,山川空炳灵。

吾怀鲍明远,寂莫赋芜城。

(0)

舟入荆江东赴建康

长江渺渺接天浮,万古朝宗日夜流。

洲在尚传鹦鹉赋,台高应见凤凰游。

路经赤壁怀公瑾,水到柴桑忆仲谋。

白日幸无云物蔽,好看澄景对高秋。

(0)

春日书怀

一气本无息,春风花又开。

景多闲后见,诗好静中来。

午枕庄周梦,东轩靖节杯。

不须篱畔菊,能制暮龄颓。

(0)

留题净相院橙轩

万叶扶疏双干修,植临禅坐色长幽。

影分渭北千家月,香散江南一槛秋。

清液冰寒承露结,圆苞金重带霜收。

会应登列西州贡,庭实宁无橘柚羞。

(0)

观海

汹汹澜无际,滔滔势欲东。

百川容莫量,三岛杳难穷。

天淡祠堂古,云低客路通。

暂来回首懒,归辔逐西风。

(0)

哀范卿学士弟

万卷胸中学已优,安恬当向古人求。

有财谩说驹千里,此路何殊貉一丘。

儒馆芸香今寂寂,亲闱芝检竟悠悠。

悬知箫鼓江村路,茂柏深松结暮愁。

(0)
诗词分类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诗人
金俊明 陈文述 贺兰进明 虞仲文 舒元舆 焦循 刘定之 李从善 嵇璜 鲍令晖 李元度 裴秀 傅尧俞 孔绍安 王播 范泰 林外 何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