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日空庭暮,幽闺积恨盈。
细风吹帐冷,微月度窗明。
怨坐啼相续,愁眠梦不成。
调琴欲有弄,畏作断肠声。
斜日空庭暮,幽闺积恨盈。
细风吹帐冷,微月度窗明。
怨坐啼相续,愁眠梦不成。
调琴欲有弄,畏作断肠声。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淡淡的秋意与深深的幽禁之情。"斜日空庭暮"一句,设定了一个黄昏时分,阳光斜弱,庭院中已是夜色渐浓的氛围,给人一种静谧而又有些许凄凉的感觉。
接下来的"幽闺积恨盈"则透露出诗人心中的忧伤与不满,这里所谓的"幽闺"指的是深邃的住宅或是禁闭之地,"积恨盈"则表达了内心积累的情感,如同水过满盈,无法宣泄。
细风吹帐冷,微月度窗明,是对室内外景象的生动描绘。"细风"轻拂,使得室内的帐幕都带上了凉意,而"微月"则透过窗棂,投下清辉,这些都是秋夜特有的景致。
怨坐啼相续,愁眠梦不成,则更深化了诗人的忧伤之情。"怨坐"指的是长时间的坐着而心中充满怨恨,而"啼相续"则是形容那种无休止的叹息声,是由内心的痛苦所激发。而"愁眠梦不成"则表明诗人因愁绪难安,连夜间本应得到的安宁也被剥夺了。
最后两句"调琴欲有弄,畏作断肠声"则显露出诗人的艺术情怀与深沉的情感。"调琴"意指准备弹奏琴曲,而"欲有弄"则是想要表达某种情感或心境。但"畏作断肠声"却又显示出一种顾虑,担心那琴音会变得尖锐如刀,刺破人心,使得诗人内心的痛楚更形象化。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秋夜景色的细腻描写,以及对幽禁生活中人们复杂情感的刻画,展现了一个深居简出、内心忧伤却又富有艺术情怀之人的复杂心理状态。
去年当此夕,步屟过子庐。
候门肃以入,列坐情怡愉。
是时群从集,灯火荧前除。
儿童绕我戏,捋髭牵衣裾。
流光如转烛,景物与时俱。
痛子竟长往,浮云变须臾。
弟兄我七人,强半归丘墟。
存者与子三,何堪返黄垆。
在原爱由性,抚时感如初。
百年洵难料,一岁行看徂。
强壮子已矣,我衰当何如?
喧者勿喧,歌者勿歌。呜呼我哀,我哀奈何?
父知儿寒,母知儿饥。我无父母,饥寒谁知?
亲在忆亲,亲没恋坟。魂断难复,草荒更新。
夜坐秉烛,兄右弟左。同为孤儿,哀哉生我!
抱女置膝,忍涕中悲。儿亦无母,我怀痛之。
烛短夜寒,予心之酸。男儿低头,顾影自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