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看月茅檐下,今岁堂成月正圆。
自笑吾人强分别,不应此月倍婵娟。
虚窗每怯高风度,碧瓦频惊急雨悬。
七十老翁浑未惯,安居始觉贵公贤。
年年看月茅檐下,今岁堂成月正圆。
自笑吾人强分别,不应此月倍婵娟。
虚窗每怯高风度,碧瓦频惊急雨悬。
七十老翁浑未惯,安居始觉贵公贤。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的《中秋新堂看月戏作》,诗人以个人的观察和感受,描绘了在新建的堂舍中赏月的情景。首句“年年看月茅檐下”回忆过去在简陋的茅檐下赏月的经历,而今年“堂成月正圆”则暗示生活条件的改善和团圆的美好寓意。诗人自嘲“自笑吾人强分别”,感叹人世变迁,但月亮的圆满不变引发对自然永恒的感慨。
接下来,“虚窗每怯高风度”描绘出清风透过窗户带来的凉意,而“碧瓦频惊急雨悬”则写出对突如其来的急雨的惊讶,这些细节增添了赏月时的生动画面。最后,诗人以“七十老翁浑未惯”表达自己虽已年迈,但仍不习惯这种舒适的环境,强调了新堂的珍贵,以及对公正贤明的主人的感激之情。
整首诗通过个人经历与新堂赏月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和对新生活的喜悦,同时也流露出对公正贤能者的敬仰。
十年读易费膏火,尽日吟诗愁肺肝。
不解丹青追世好,欲将芹芷荐君盘。
谁为善相应嫌瘦,后有知音可废弹。
拄杖挂经须倍道,故山春蕨已阑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