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中秋新堂看月戏作》
《中秋新堂看月戏作》全文
宋 / 苏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年年看月茅檐下,今岁堂成月正圆。

自笑吾人强分别,不应此月倍婵娟。

虚窗每怯高风度,碧瓦频惊急雨悬。

七十老翁浑未惯,安居始觉贵公贤。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zhōngqiūxīntángkànyuèzuò
sòng / zhé

niánniánkànyuèmáoyánxiàjīnsuìtángchéngyuèzhèngyuán

xiàorénqiángfēnbiéyìngyuèbèichánjuān

chuāngměiqiègāofēngpínjīngxuán

shílǎowēnghúnwèiguànānshǐjuéguìgōngxián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的《中秋新堂看月戏作》,诗人以个人的观察和感受,描绘了在新建的堂舍中赏月的情景。首句“年年看月茅檐下”回忆过去在简陋的茅檐下赏月的经历,而今年“堂成月正圆”则暗示生活条件的改善和团圆的美好寓意。诗人自嘲“自笑吾人强分别”,感叹人世变迁,但月亮的圆满不变引发对自然永恒的感慨。

接下来,“虚窗每怯高风度”描绘出清风透过窗户带来的凉意,而“碧瓦频惊急雨悬”则写出对突如其来的急雨的惊讶,这些细节增添了赏月时的生动画面。最后,诗人以“七十老翁浑未惯”表达自己虽已年迈,但仍不习惯这种舒适的环境,强调了新堂的珍贵,以及对公正贤明的主人的感激之情。

整首诗通过个人经历与新堂赏月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和对新生活的喜悦,同时也流露出对公正贤能者的敬仰。

作者介绍
苏辙

苏辙
朝代:宋   字:子由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生辰:1039—1112年

苏辙(1039年3月18日—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嘉祐二年(1057年),苏辙登进士第,初授试秘书省校书郎、商州军事推官。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留守推官。此后随张方平、文彦博等人历职地方。宋哲宗即位后,获召入朝,历官右司谏、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等职。
猜你喜欢

姚屯田挽词

京口年来耆旧衰,高人沦丧路人悲。

空闻韦叟一经在,不见恬侯万石时。

贫病只知为善乐,逍遥却恨弃官迟。

七年一别真如梦,犹记萧然瘦鹤姿。

(0)

荆州十首·其八

江水深成窟,潜鱼大似犀。

赤鳞如琥珀,老枕胜玻璃。

上客举雕俎,佳人摇翠篦。

登庖更作器,何以免屠刲。

(0)

送蜀僧去尘

十年读易费膏火,尽日吟诗愁肺肝。

不解丹青追世好,欲将芹芷荐君盘。

谁为善相应嫌瘦,后有知音可废弹。

拄杖挂经须倍道,故山春蕨已阑干。

(0)

问讯知府高校书

为问高夫子,朱黄想校书。

有诗连日有,无讯十分无。

月淡梅行色,窗寒竹寄居。

惟应牙痛愈,列屋任閒渠。

(0)

秋思·其二

草堂何必仿卢鸿,水色苍茫山色浓。

待月轩窗留客话,隔篱灯火起邻舂。

虫鸣终夕如相语,燕去知时不苟容。

一片吟情渺何许,西风吹入乱云重。

(0)

游南山次刘晓窗韵二首·其一

神仙窟宅白云扃,山径迂回峻复平。

烟冷恐遗丹灶在,草深不向斗坛生。

市廛尘隔二三里,岩谷禽啼一两声。

莫讶此来仙不见,遥岑寸碧眼增明。

(0)
诗词分类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诗人
权德舆 皎然 徐祯卿 姚合 宋琬 张元干 谢薖 李希圣 柳永 林逋 李觏 朱彝尊 彭孙遹 萧纲 吴藻 陈邦彦 李流芳 皮日休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