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游南山次刘晓窗韵二首·其一》
《游南山次刘晓窗韵二首·其一》全文
宋 / 杨公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神仙窟宅白云扃,山径迂回峻复平。

烟冷恐遗丹灶在,草深不向斗坛生。

市廛尘隔二三里,岩谷禽啼一两声。

莫讶此来仙不见,遥岑寸碧眼增明。

(0)
注释
窟宅:神仙的居所。
白云扃:云雾缭绕的门户。
丹灶:古代炼丹的炉灶。
斗坛:道教中的祭祀坛场。
市廛:集市,市集。
岩谷:山谷。
遥岑:远处的山峰。
寸碧:一小片翠绿。
翻译
神仙居住的地方门户紧闭,山路曲折高低起伏
山间烟雾寒冷,似乎还保留着炼丹的炉灶,草木茂盛,没有生长在祭祀的坛场
远离尘世的集市有两三里之遥,山谷中只传来一两声鸟鸣
不要惊讶为何见不到仙人,远处的青山一抹翠绿反而让眼睛更加明亮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观与表达对仙境向往之情的诗篇。开头两句“神仙窟宅白云扃,山径迂回峻复平”描绘了一幅仙界洞府隐秘于白云深处,山路蜿蜒曲折,高低起伏的图景。接下来的“烟冷恐遗丹灶在,草深不向斗坛生”则透露出诗人对于传说中神仙煉丹之地的追寻与憧憬,同时也表现出对自然界生命力度的观察。

第三、四句“市廛尘隔二三里,岩谷禽啼一两声”表达了诗人远离尘嚣,身处幽深山谷之中的意境。这里的“市廛”指代的是世间的喧嚣,而“岩谷”则是诗人所在的自然环境,从“二三里”的距离感,以及“一两声”的鸟鸣声中,可以感受到一种超然物外的宁静。

最后两句“莫讶此来仙不见,遥岑寸碧眼增明”表达了诗人虽然没有亲遇仙境,但通过对自然美景的观赏,心灵得到了净化和启迪。这里的“莫讶”意味着不要惊奇,“此来仙不见”则是说未能见到神仙,而“遥岑寸碧眼增明”则表现出诗人通过观赏远处山峦与清澈的青翠景色,内心视野变得更加开阔和明亮。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之美的描绘,以及对仙境之神秘的追求,展现了诗人超脱尘世、向往净土的情怀。

作者介绍

杨公远
朝代:宋

杨公远(一二二七~?)(生年据本集卷上《生朝(己巳)》“初度今朝四二年”、卷下《初度(丙戌)》“今朝六十从头起”推定),字叔明,号野趣居士,歙(今安徽歙县)人。善诗工画。终生未仕,以诗画游士大夫间。有《野趣有声画》二卷。事见本集卷首宋吴龙翰序、卷末方回跋,《元书》卷八九《方回传》附。 杨公远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清刻本,无异文)。
猜你喜欢

览镜

览镜颜非昔,相将老态催。

青春弹指去,白雪上头来。

兴逸三杯酒,诗清百咏梅。

襟期除此外,万事付悠哉。

(0)

次韵凌义山·其二

眼前诗料底消寻,移入蛮笺别浅深。

无斧凿痕方造妙,超尘俗表始堪吟。

物情体状须留意,句眼推敲好用心。

试看咏梅千万首,影香独数老逋林。

(0)

四用韵·其五

梦觉灯初烬,搔头谩短吟。

人生随宿分,世虑莫萦心。

霜结风声息,参横月影沈。

此时朝市客,争似卧家林。

(0)

烟梅

玉妃谪堕作梅花,不与群芳定等差。

莫是清高嫌俗眼,故张翠幕淡笼遮。

(0)

太常乐章三十首·其二十七第二

偃伯灵台,功成作乐。以昭德容,以清戎索。

万邦会同,群慝箫勺。尽善尽美,侔彼韶箾。

(0)

海印大师归永嘉

都城供应几经秋,海国归心不少留。

雨雪片帆过北固,烟霞丈室寄东瓯。

千灯续燄知无尽,一锡随缘信自由。

更到石门题雅句,碧云从此掩汤休。

(0)
诗词分类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庐山 美食
诗人
孙逖 万寿祺 高鼎 严维 陈羽 蒋廷锡 虞世南 叶绍翁 王粲 郭嵩焘 贯云石 邢昉 张华 殷云霄 王僧孺 陈德武 翁承赞 李因笃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