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前诗料底消寻,移入蛮笺别浅深。
无斧凿痕方造妙,超尘俗表始堪吟。
物情体状须留意,句眼推敲好用心。
试看咏梅千万首,影香独数老逋林。
眼前诗料底消寻,移入蛮笺别浅深。
无斧凿痕方造妙,超尘俗表始堪吟。
物情体状须留意,句眼推敲好用心。
试看咏梅千万首,影香独数老逋林。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诗人杨公远的作品,名为《次韵凌义山(其二)》。诗中表现了诗人对诗歌创作的深刻理解和高超技巧。
“眼前诗料底消寻,移入蛮笺别浅深。”
这里诗人强调的是在写作时要有选择性地吸收和转化先人的诗意,既不完全模仿,也不过分创新,而是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有层次的发展。
“无斧凿痕方造妙,超尘俗表始堪吟。”
这两句点出了诗歌创作的高境界,即作品应无迹可寻,自然而不做作,同时也要超越世俗的陈词滥调,才能达到值得吟咏的水平。
“物情体状须留意,句眼推敲好用心。”
诗人在这里提醒我们,在创作时要注重对万物情感和形态的细致描绘,以及对每一个字、词、句都要精心推敲,以达到出神入化的艺术效果。
“试看咏梅千万首,影香独数老逋林。”
最后两句则是诗人自信地表达了,即便是写相同主题如咏梅,也能写出与众不同的佳作,其作品中的意境和香气,如同古木逋林中散发的清幽之气,独一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