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凌义山·其二》
《次韵凌义山·其二》全文
宋 / 杨公远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眼前诗料底消寻,移入蛮笺别浅深。

无斧凿痕方造妙,超尘俗表始堪吟。

物情体状须留意,句眼推敲好用心。

试看咏梅千万首,影香独数老逋林。

(0)
翻译
眼前寻找的诗意究竟何在,我把它移到蛮笺上,细细品味其深浅差异。
没有刻意雕琢的痕迹,才能达到巧妙的艺术境界,超越世俗,才值得吟咏。
观察事物的特点和形态要仔细,推敲句子的关键之处需用心。
众多咏梅的诗作中,只有老逋的诗作,无论是形象还是意境,最为独特出众。
注释
眼前:当前。
诗料:诗歌素材。
消寻:寻找。
蛮笺:粗糙的纸张,古代用来写信或诗词。
浅深:层次、深浅。
无斧凿痕:自然流畅,无斧凿之工。
造妙:创造出奇妙的艺术效果。
超尘俗表:超越世俗的范畴。
堪吟:值得吟诵。
物情:事物的情感或特性。
体状:形态和状态。
留意:关注。
句眼:关键句或核心意象。
推敲:反复琢磨。
咏梅:吟咏梅花。
千万首:众多。
影香:梅花的形象和香气。
独数:唯有。
老逋林:老逋,指宋代诗人林逋,以其咏梅诗闻名。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诗人杨公远的作品,名为《次韵凌义山(其二)》。诗中表现了诗人对诗歌创作的深刻理解和高超技巧。

“眼前诗料底消寻,移入蛮笺别浅深。”

这里诗人强调的是在写作时要有选择性地吸收和转化先人的诗意,既不完全模仿,也不过分创新,而是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有层次的发展。

“无斧凿痕方造妙,超尘俗表始堪吟。”

这两句点出了诗歌创作的高境界,即作品应无迹可寻,自然而不做作,同时也要超越世俗的陈词滥调,才能达到值得吟咏的水平。

“物情体状须留意,句眼推敲好用心。”

诗人在这里提醒我们,在创作时要注重对万物情感和形态的细致描绘,以及对每一个字、词、句都要精心推敲,以达到出神入化的艺术效果。

“试看咏梅千万首,影香独数老逋林。”

最后两句则是诗人自信地表达了,即便是写相同主题如咏梅,也能写出与众不同的佳作,其作品中的意境和香气,如同古木逋林中散发的清幽之气,独一无二。

作者介绍

杨公远
朝代:宋

杨公远(一二二七~?)(生年据本集卷上《生朝(己巳)》“初度今朝四二年”、卷下《初度(丙戌)》“今朝六十从头起”推定),字叔明,号野趣居士,歙(今安徽歙县)人。善诗工画。终生未仕,以诗画游士大夫间。有《野趣有声画》二卷。事见本集卷首宋吴龙翰序、卷末方回跋,《元书》卷八九《方回传》附。 杨公远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清刻本,无异文)。
猜你喜欢

人日瀛台即目

问安长乐哕鸾声,佳祉欣占人日晴。

祇以对时怀位育,因之取便到蓬瀛。

岁华见说登台赏,国典惟遵彻乐韺。

宝月楼头春色好,为田一揽万民情。

(0)

桂六首·其五

纱窗多护惜,瓷盆亦贴妥。

若从闻思修,堪證菩提果。

(0)

读王徽之传偶题

晋室清谈实妨政,不知马数诩崇情。

会稽当与牛羊长,孔子犹然素位行。

(0)

泛月三首·其三

满目冰光满意清,前年佳趣记分明。

笑他痴羡广寒者,未识人间有玉京。

(0)

滦阳别墅

秋巡今复到滦阳,潦水澄鲜可渡航。

几架书斋待留憩,四围山色是真常。

傥来何必亟言去,婪热堪怜漫趁凉。

著壁新题连旧什,独于斯也未能忘。

(0)

副将军富德奏报小和卓木霍集占亦望风先逃叶尔奇木回众投诚拟平定回部凯歌十首·其六

整军三路进攻齐,早虑同逃不暇赍。

哈什哈尔才纳款,叶尔奇木又来徯。

(0)
诗词分类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诗人
陈鸿寿 本寂 王之涣 滕宗谅 道济 丁敬 包拯 范晔 屈复 洪升 慧远 丁日昌 钱俶 徐淑 萧泰来 张志和 神秀 薛昭蕴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